正在加载

北京大学留学生多少人(北京大学留学生招生简章2024)

  • 作者: 朱希柚
  • 发布时间:2024-05-15


1、北京大学留学生多少人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顶尖学府,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截止2023年,北大共有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约6000人,约占学生总数的10%。这些留学生主要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其中来自韩国、美国和俄罗斯的留学生数量最多。

北大为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文化体验。留学生可以参加各种课程、研究项目和学术活动。北大还设有专门的留学生服务机构,为留学生提供生活、学习和文化方面的支持。

北大留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课外活动,并与中国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不仅为北大的国际化做出了贡献,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

近年来,北大一直在积极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并为留学生提供更多奖学金和支持服务。学校的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北大的国际化水平,打造一个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学术环境。

2、北京大学留学生招生简章2024

北京大学留学生招生简章 2024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顶尖学府,诚挚欢迎全球优秀人才加入我们的学术大家庭。2024 年,我们面向世界各地招收不同层次的留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

北京大学提供广泛的学术学科,涵盖以下领域:

文学、历史学和哲学

经济学和管理学

法学

教育学

理学

工学

医学

艺术学

申请资格

本科生:

获得高中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历

成绩优异

汉语水平达到HSK 5 级或以上

硕士研究生:

获得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

专业成绩优异

汉语水平达到HSK 6 级或以上

博士研究生:

获得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历

研究能力突出

汉语水平达到HSK 6 级或以上

申请材料

申请表

护照复印件

最高学位证书和成绩单公证件

汉语水平证明

研究计划(博士研究生申请)

推荐信

其他相关材料

申请时间

本科生:2023 年 11 月 1 日 - 2024 年 3 月 15 日

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2023 年 11 月 1 日 - 2024 年 4 月 15 日

申请方式

请访问北京大学国际招生网站进行在线申请:

录取方式

北京大学将通过综合评估材料,择优录取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录取结果将于 2024 年 6 月下旬公布。

奖学金

北京大学为优秀留学生提供多种奖学金,涵盖学费减免、生活补贴和医疗保险等。

如果您有兴趣加入北京大学,我们热忱欢迎您申请。我们相信,您将在我们的校园里找到知识、灵感和友谊的宝贵财富。

3、北京大学留学生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面向世界各地招收优秀留学生,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拔尖人才。

招生对象

具有外国国籍或海外华人身份,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年龄不超过25周岁。

招生专业

本科:涵盖文、理、工、医、经管等多个学科门类,共开设60余个专业。

硕士: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医学等多个领域。

博士:涵盖上述各领域内的各专业方向。

招生方式

本科:通过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或北京大学直接申请。

硕士和博士:直接申请北京大学。

申请材料

在线申请表

高中或大学成绩单

语言能力证明(英语或汉语)

个人陈述和推荐信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申请时间

本科:每年3月-5月

硕士:每年9月-12月

博士:全年滚动招生

录取流程

初审:审核申请材料,择优面试。

面试:了解申请人的语言能力、学术背景、研究计划和综合素质。

录取:综合考虑初审和面试结果,择优录取。

学费及奖学金

学费:根据专业和年级不同,每年人民币3-8万元不等。

奖学金:北京大学提供多种奖学金,包括政府奖学金、校内奖学金和企业奖学金等。

联系方式

北京大学教务部留学生办公室

电话:86-1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4、北京大学有多少留学生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顶尖学府,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据统计,截至2023年,北京大学共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约4000人。

这些留学生涵盖了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各个学历层次,他们来自文化和教育背景不同的国家,为北京大学带来了多元化的学术氛围和国际视野。其中,亚太地区占留学生总数的近半数,美洲约占五分之一,欧洲和非洲约占四分之一。

留学生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不仅可以接触到世界一流的教学资源,还能够广泛参与学术交流和文化活动,提高学术水平的同时,也增进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

北京大学始终致力于为留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设立了专门的国际学生管理部门,负责留学生的招生、学业指导、住宿安排、保险办理等各项事务,并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帮助留学生融入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

北京大学留学生的不断增长,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也为全球教育交流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