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磨骨手术是一种通过削磨或截除部分骨骼来改变脸型的整形手术,主要针对面部轮廓的调整。以下是手术通常涉及的具体部位及简要说明:
1. 下颌角(Mandible Angle)
位置:位于下颌骨后下方,构成脸型下部的“角”。
手术内容:通过磨削或截骨缩小下颌角的突出部分,使方形脸(国字脸)变为更柔和的椭圆形或V形脸。
常见术式:下颌角截骨术、长曲线截骨术。
2. 颧骨(Zygomatic Bone)
位置:面部中上部,直接影响面中部宽度和立体感。
手术内容:
颧骨降低术:磨削或截除部分颧骨体或颧弓,缩小面中宽度。
颧骨内推术:将颧弓向内推移固定,减少面部外扩感。
适应症:高颧骨、颧弓外扩导致的棱角分明或显老的面型。
3. 颏部(Chin,下巴)
位置:下颌骨前下端的颏部。
手术内容:
缩窄或磨平下巴:针对过宽或突出的下巴进行骨磨削。
颏成形术:可能结合截骨调整下巴位置或形状(如缩短或前移)。
适应症:方形下巴、下巴后缩或前突。
4. 其他可能涉及的部位
上颌骨(Maxilla):少数情况需调整上颌骨突度,如“地包天”矫正。
下颌外板(Mandibular Outer Cortex):通过削薄下颌骨外板缩窄下面部宽度。

注意事项
1. 个体差异:具体手术方案需根据面部骨骼结构、软组织条件及个人需求设计。
2. 风险提示:手术可能伴随神经损伤、出血、不对称等风险,需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
3. 恢复期:术后需13个月消肿,完全稳定需半年以上。
建议术前通过CT三维成像评估骨骼形态,并与专业整形外科医生详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