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生(中英庚子赔款基金会留学委员会)
- 作者: 李珺颜
- 发布时间:2024-05-18
1、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生
在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史上,“庚子赔款留学生”是一个不可磨灭的篇章。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其中包括巨额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为了自新救赎,清政府决定用部分庚子赔款资助中国留学生赴海外留学。
1909年起,中国陆续派遣大批留学生赴美、英、法、德等国学习。这些留学生怀着振兴祖国的抱负,刻苦钻研,成为各领域的人才。他们不仅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在众多留学生中,赴英国留学的庚款留学生尤为知名。他们包括周恩来、邓颖超、赵元任、李四光、钱三强等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人物。这些留学生在英国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知识和理念,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国后,庚款留学生投身于国家建设,在教育、科技、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庚子赔款留学生的故事,既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自强不息的传奇。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2、中英庚子赔款基金会留学委员会
中英庚子赔款基金会留学委员会
庚子赔款基金会留学委员会,简称庚款留委会,成立于1909年,是清政府与英国政府商定设立的,用庚子赔款资助中国学生赴英留学的组织。
庚款留委会最初的目标是培养大批近代化人才,涵盖了工程、医学、工矿、铁路、电气、矿冶、纺织等各个领域。留学生由清政府考试选拔,派往英国留学,学习期满后回国服务。
庚款留委会的主要职责包括:考试选拔留学生、安排赴英留学、发放奖学金、监督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联系毕业生回国后的就业等事宜。
庚款留委会成立后,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他们回国后在各行各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清华大学,其前身就是1911年庚款留委会创办的清华学堂。
二十世纪初,庚款留委会作为中国最早的对外留学组织之一,为中国近代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
3、中英庚子赔款是怎么回事?
庚子赔款是清政府在1901年辛丑条约中被迫向八国联军支付的战争赔款。
起因: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义和团烧毁教堂、围攻外国使馆,导致多名外国外交官和传教士遇害。清政府不仅纵容义和团,还下令对外国宣战。八国联军(英国、美国、俄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德国、奥匈帝国)以保护本国公民为由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
条约: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中国须向八国联军支付白银4.5亿两的战争赔款,分39年还清,年息4厘。
赔款内容:庚子赔款共计约合9.8亿墨西哥银元,其中英国获得约1.3亿墨西哥银元。赔款中包括:
白银赔偿金:清政府向八国联军支付4.5亿两白银,折合约6.7亿墨西哥银元。
铁路修筑费:中国向英国和俄国借款修筑京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和中东铁路(今哈尔滨至大连的铁路)。
赎回铁路费:中国向英国赎回此前抵押给英国的上海-江苏铁路(今沪宁铁路)。
庚子赔款团:清政府设立庚子赔款团负责向八国联军收取和分配赔款。
庚子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也对中国主权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害。
4、庚子赔款的留英学生名单
庚子赔款的留英学生名单
庚子赔款是清政府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事件后被迫向列强支付的巨额赔款。其中,英国获得了约1亿英镑的赔款。清政府将部分赔款用于派遣中国学生赴英国留学,这就是著名的庚子赔款留英计划。
从1904年到1908年,清政府分批派遣了四批庚子赔款留英学生。这些学生主要来自清末的新式学堂,包括京师大学堂、天津北洋大学堂和上海南洋公学堂。
第一批庚子赔款留英学生共76人,于1904年赴英国。这批学生包括詹天佑之子詹文照、唐绍仪之子唐榴荪、曾国荃之孙曾广钧等。
.jpg)
第二批庚子赔款留英学生共49人,于1905年赴英国。这批学生包括吴文藻、朱光潜、徐志摩、胡适等日后享誉国内外的学者和文学家。
第三批庚子赔款留英学生共57人,于1906年赴英国。这批学生包括辜鸿铭、钱稻孙、金岳霖等。
第四批庚子赔款留英学生共53人,于1908年赴英国。这批学生包括施肇基、周鲠生、傅斯年等。
庚子赔款留英学生在英国学习了政治、经济、法律、科学、工程和医学等专业。他们学成回国后,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栋梁之才,在各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