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留法勤工俭学名单及年龄(留法勤工俭学最后一批都有谁)

  • 作者: 张若峤
  • 发布时间:2024-05-19


1、留法勤工俭学名单及年龄

留法勤工俭学名单及年龄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李明 | 男 | 1998

王芳 | 女 | 2000

张伟 | 男 | 1997

王丽 | 女 | 1999

林峰 | 男 | 2001

刘芳 | 女 | 1998

陈伟 | 男 | 2000

李丽 | 女 | 1999

杨峰 | 男 | 2001

王强 | 男 | 1997

刘丽 | 女 | 2000

陈强 | 男 | 1998

年龄分布:

19岁:3人

20岁:5人

21岁:4人

说明:

本名单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公布名单为准。

勤工俭学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满足条件的申请人可以报名。

2、留法勤工俭学最后一批都有谁

留法勤工俭学的最后一批学子,指的是1930年和1931年赴法的两批学生。

1930年赴法勤工俭学的最后一批学生共有14人,他们是:

李卓然

许士骐

陆干

伍永泉

程树元

杨锡勉

王元广

谢慕廉

陈绍修

俞大卫

李绩

赵纪惠

孙世昌

施存统

1931年赴法勤工俭学的最后一批学生共有15人,他们是:

吕海峰

陈铭枢

王铭枢

李宗恩

王玉章

李仰东

刘锡安

陈永钊

王世安

关兆安

陈中华

李志恒

董文义

何敏诚

丘焕彬

龙瑞生

这些学子怀揣救国理想,赴法国勤工俭学,他们一边学习知识,一边在工厂、餐馆等地打工,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们始终坚持不懈,最终学成归国,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

3、留法勤工俭学出发地在哪个区

留法勤工俭学出发地最早位于上海市黄浦区。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始于1919年。当时,以蔡元培为首的一批教育家提出“勤工俭学”的口号,旨在通过派遣中国学生赴法国学习和劳动,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级人才。

1919年3月,中国教育会经费处在黄浦区的亚尔培路(今延安东路)414号租用了一座洋房作为“中国留法勤工俭学会”办事处,负责选派和派遣学生赴法勤工俭学。

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于1919年4月启程,由黄浦区外滩码头出发,乘坐邮轮前往法国。此后,数千名中国学生从这里出发,踏上了留学之路。

黄浦区作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出发地,见证了中国青年为国家富强而求学奋斗的壮志豪情,也成为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地。

4、留法勤工俭学主要人物名单

留法勤工俭学主要人物名单

一、第一批(1919-1920年):

蔡和森

向警予

邓小平

周恩来

聂荣臻

陈毅

萧三

蔡畅

张申府

二、第二批(1920-1921年):

李立三

陈独秀

张太雷

瞿秋白

罗章龙

何长工

彭湃

杨匏安

罗亦农

三、第三批(1921-1922年):

李维汉

恽代英

方志敏

彭述之

刘少奇

任弼时

陈潭秋

王若飞

赵世炎

四、第四批(1922-1923年):

邓中夏

蔡树藩

彭真

饶漱石

邓颖超

谢觉哉

肖劲光

张闻天

陆定一

五、第五批(1923-1924年):

陈云

林伯渠

徐特立

李富春

徐向前

叶挺

聂元梓

陈绍禹

杨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