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赴日留学生有多少人(晚清民初留学日本增多的历史背景)
- 作者: 马颜宁
- 发布时间:2024-05-25
1、晚清赴日留学生有多少人
晚清赴日留学生人数众多,据不完全统计,自1896年清政府设立赴日留学官费生制度至1945年抗战胜利,共有超过10万名中国青年赴日留学。
1896年,清政府首次派遣120名官费留学生赴日,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留学运动的开始。此后,赴日留学人数逐年激增,1905年达到高峰,当年赴日留学生超过2万名。
赴日留学生主要集中在东京、京都等大城市,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早稻田大学等知名学府。他们学习各种学科,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医学、工程等,为中国各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赴日留学生在学习期间积极接触日本先进思想和政治制度,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近代革命运动孕育了重要力量。他们回国后,在政府、教育、实业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现代化进程。
2、晚清民初留学日本增多的历史背景
晚清民初时期,留学日本人数激增,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历史背景:
1. 维新变法失败: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更加专制腐败,引发知识分子不满和寻求救国之路的探索。
2. 民族危机加深: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不断加深,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更是刺激了民族自救意识。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学习先进科学文化才能挽救国家。
.jpg)
3. 科举制度废除: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传统科举途径被切断,促使知识分子寻找新的求学途径。
4. 留学政策鼓励:清政府于1896年设立京师同文馆留学部,标志着官方正式鼓励留学。1909年,清政府颁布《游学章程》,为留学提供了制度保障。
5. 日本留学的便利:日本与中国地理相近,语言相通,学制与中国相似,留学费用也相对较低。更重要的是,日本明治维新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经验,对中国知识分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6. 民族主义思想高涨:孙中山等革命家提倡民族主义思想,认为学习日本先进经验是救国自强的必要手段。这种思想广泛传播,激发了知识分子留学日本的热情。
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晚清民初留学日本人数的迅速增长,为中国近代化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