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接收留学生(中国什么时候允许外国留学生来华外交部回应)

  • 作者: 刘微兰
  • 发布时间:2024-05-30


1、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接收留学生

自古以来,中国便有留学生远赴海外求学。而最早接收留学生的记录,则要追溯到明朝时期。

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郑和下西洋时曾将一些海外国家的使臣带回中国。这些使臣在华期间,受到明廷的优待,并有机会学习中国文化和知识。其中一些使臣在回国后担任要职,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清朝时期,中国也曾接收过一些留学生。例如,同治八年(1869年),清政府设立同文馆,专门培养懂外语的外交人才。同文馆招收来自朝鲜、日本、安南等国的学生,教授汉语、英语、法语等语言。

不过,真正意义上规模较大的留学生群体,则出现在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随着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体系,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清末学部设立游美学务处,专门负责向美国派遣留学生。1909年,清政府颁布《学务纲要》,规定每年选派100名留学生赴美留学。民国时期,留学生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成立专门的留学机构,并设立国家奖学金,支持学生出国深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继承了留学生制度。建国初期,中国主要向苏联、东欧国家派出留学生,学习工业、农业、军事等方面的知识。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留学工作的重视,鼓励和支持学生出国留学。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之一,每年有数十万学生赴海外求学。

2、中国什么时候允许外国留学生来华?外交部回应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将允许外国留学生来华。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始终重视对外国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在疫情期间,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外国留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并积极探索和创造条件,分阶段有序安排外国留学生返华复学。

赵立坚指出,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方已积极恢复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目前,已有多批留学生顺利返华复学。中方将继续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对外开放,有序推进外国留学生返华复学工作。

赵立坚强调,中方高度重视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欢迎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来华学习,将继续为外国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机遇。

3、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接收留学生的学校

中国自古就有留学生制度,最早可追溯到汉代。东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兴起,中国开始接收来自西域、印度等地的留学生,其中著名的有安息国王子安世高和西域高僧鸠摩罗什。

近代以来,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开始有计划地接收留学生。1896年,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正式成立,招收留美预备学生,成为中国最早专门接收留学生的学校。

民国时期,为培养新一代外交人才,外交部开办了外交官养成所,招收各国留学生。北京大学、天津北洋大学等学校也开始接收国际留学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国际交流,设立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CSC),资助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并积极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1950年,北京语言大学正式成立,主要承担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留学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1985年,教育部成立了留学服务中心,为中外留学交流提供服务。目前,中国共有超过1000所高校招收留学生,每年接收来自世界各国的数万名留学生,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和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4、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接收留学生入学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接收留学生入学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

中国最早接收留学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1872年,清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续增条约》,允许美国公派学生来华留学。1905年,清政府颁布《学部奏定各校学堂章程》,规定高等学堂可招收外国学生。

新中国成立后,接收留学生工作一度中断。1956年,国务院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招收留学生,标志着中国重新开始接收留学生入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接收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中国教育部成立留学服务中心,负责统一管理留学生招生和派遣工作。1985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留学人员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中国政府鼓励和欢迎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接收留学生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简化留学生签证申请程序、增加留学生奖学金名额、鼓励高校开设中文及中国文化课程等。截至2022年,中国已累计接收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超过528万人次。

接收留学生入学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国教育国际化,也为中国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同时,中国良好的办学条件和生活环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学生选择来华留学。未来,中国将继续深化接收留学生工作,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