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抽脂手术中,膨胀液(通常为含有麻醉剂和血管收缩剂的生理盐水)的排出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
1. 术中主动抽吸
主要方式:医生在插入抽脂管(套管)后,通过负压吸引装置直接吸出混合了脂肪、膨胀液和少量血液的液体。这是清除膨胀液的主要手段。
比例:通常可排出约30%70%的膨胀液,具体取决于手术部位和技术(如传统抽脂或超声辅助抽脂)。
2. 术后自然引流
伤口渗出:手术切口在术后通常不立即缝合,残留的膨胀液会通过开放的切口缓慢渗出,尤其在术后2448小时内。
引流管:某些情况下(如大面积抽脂),医生会放置临时引流管,帮助排出积聚的液体,减少肿胀和血肿风险。
3. 身体代谢吸收
血管吸收:未被抽吸或引流的膨胀液会逐渐被周围组织中的血管和淋巴系统吸收,最终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天至一周。
代谢速度:取决于膨胀液的成分(如肾上腺素会延缓吸收)和患者的新陈代谢能力。

4. 术后辅助措施
加压包扎/塑身衣:通过外部压力促进液体排出并减少肿胀。
按摩/淋巴引流:部分医生建议术后轻柔按摩,以加速残留液的分散和吸收。
注意事项
残留量控制:过度依赖身体代谢可能导致肿胀延长,因此术中尽量抽吸多余液体是关键。
安全监测:大量膨胀液残留可能增加心脏或肾脏负担(特别是“湿性抽脂”技术),需严格计算灌注与抽吸比例。
不同技术(如干性、湿性、超湿性抽脂)的膨胀液用量和排出比例差异较大,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