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血栓(如视网膜静脉或动脉阻塞)的治疗需根据血栓类型、部位、病程及患者全身状况制定个性化方案。以下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和原则:
一、视网膜动脉阻塞(RAO)
治疗核心:紧急抢救,恢复血流(黄金时间窗为46小时内)
1. 前房穿刺:快速降低眼压,促进栓子移动。
2. 眼球按摩:间歇性按压松解栓子。
3. 血管扩张剂:如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4. 高压氧治疗:改善视网膜缺氧(争议性,需早期使用)。
5. 抗凝/溶栓(争议):全身或局部溶栓(如tPA)疗效不明确,需谨慎评估出血风险。
预后:多数患者视力恢复有限,重在预防对侧眼及脑血管事件。
二、视网膜静脉阻塞(RVO)
分为中央静脉阻塞(CRVO)和分支静脉阻塞(BRVO),治疗重点为减少并发症(黄斑水肿、新生血管)。
1. 基础治疗
全身疾病管理: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
抗血栓药物:阿司匹林(争议,可能预防复发但对视力改善有限)。
2. 针对并发症的局部治疗
黄斑水肿:
抗VEGF药物(一线):雷珠单抗、阿柏西普等,显著改善视力。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如Ozurdex),尤其适用于不耐受抗VEGF者。
缺血性病变/新生血管:
全视网膜光凝(PRP):预防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抗VEGF辅助治疗:快速消退新生血管。
3. 新兴疗法
视网膜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LCRA):部分研究显示可改善血流。
纤溶治疗:全身或局部溶栓(如tPA)疗效尚未明确,需进一步研究。
三、其他辅助措施
改善微循环:如口服羟苯磺酸钙。
中医治疗:活血化瘀类药物(如复方血栓通)可能辅助缓解症状,但缺乏高级别证据。

四、预后与随访
动脉阻塞:预后差,需排查颈动脉/心脏栓子来源,预防脑卒中。
静脉阻塞:BRVO预后优于CRVO,需定期监测对侧眼及并发症。
重要提示
立即就医: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属眼科急症,尤其是RAO需分秒必争。
综合评估:需由眼科医生结合OCT、FFA等检查制定方案,部分患者需联合神经内科/心血管科会诊。
建议患者尽早就诊专科医院,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