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的治疗步骤根据炎症程度和牙齿状况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保留活髓(适用于早期可逆性牙髓炎)和根管治疗(不可逆牙髓炎或牙髓坏死)两类。以下是具体流程:
一、诊断与评估
1. 问诊与检查
询问疼痛特点(自发痛、冷热敏感、夜间痛等)。
临床检查:叩诊、牙髓活力测试(冷热/电测试)、牙龈肿胀情况。
2. 影像学检查
X光片或CBCT评估牙根、根尖周及龋坏深度,排除根尖周炎或囊肿。
二、治疗阶段
A. 可逆性牙髓炎(活髓保存治疗)
1. 去腐与清理
局麻下清除龋坏组织,避免刺激牙髓。
2. 盖髓术
放置氢氧化钙或MTA生物材料覆盖暴露的牙髓,促进修复。
3. 暂时充填
观察13个月,无症状后换永久充填(如复合树脂)。
B. 不可逆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根管治疗)
1. 开髓与拔髓
局麻后钻开牙冠,清理坏死牙髓,扩大根管口。
2. 根管预备
用锉扩大根管,冲洗(次氯酸钠/生理盐水)清除感染。
3. 根管消毒
封入氢氧化钙等药物,暂封窝洞,间隔12周复诊。
4. 根管充填
用牙胶尖+根管糊剂严密填充根管,X线确认充填到位。
5. 牙体修复
后牙需冠修复(全冠/高嵌体)防止折裂;前牙可选树脂修复。

三、术后注意事项
短期:避免患牙咀嚼硬物,12天内轻微胀痛属正常。
长期:定期复查(612个月),监测根尖周愈合情况。
并发症处理:若出现剧烈肿痛或瘘管,需根管再治疗或根尖手术。
特殊情况处理
急性发作:先开放引流缓解疼痛,口服抗生素(如甲硝唑+阿莫西林)。
孕妇/儿童:调整麻醉和用药(避免四环素类),乳牙可考虑活髓切断术。
提示:早期治疗可避免感染扩散至根尖,保留牙髓或牙齿功能是关键!若症状持续,务必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