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医疗美容(包括微整形)属于医疗行为,必须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医疗机构和医生依法开展。以下是关于北京医生开展微整形项目的关键信息:
1. 合法资质要求
医疗机构资质:
开展微整形的机构必须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诊疗科目中包含“医疗美容科”或相关范围(如整形外科、皮肤科等)。非法场所(如美容院、工作室)禁止开展注射、手术类项目。
医生资质:
必须为执业医师(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
执业范围需与医疗美容相关(如“外科”“皮肤科”等)。
从事整形项目的医生还需通过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备案(需满足工作年限、培训等条件)。
2. 允许开展的项目范围
微整形通常包括:
注射类:肉毒素(除皱、瘦脸)、玻尿酸填充、水光针(含透明质酸)等。
光电类:激光、射频等非侵入性项目。
线雕(属微创手术,需更高资质)。
注意:
注射类产品必须为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的合法器械(如“衡力”“保妥适”等)。
禁止使用未获批的“溶脂针”“美白针”等产品。
3. 北京地区的监管政策
北京市卫健委及市场监管部门对医疗美容行业监管严格,定期查处非法行医、超范围经营等行为。
正规机构需公示医生资质、药品器械信息,患者可通过卫健委官网(())查询机构及医生资质。
4. 消费者注意事项
核实资质:要求机构出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生出示执业证书。
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项目风险、使用产品等信息。
索取病历和发票:保障维权权益。
:北京医生在合规机构内可合法开展微整形,但需严格满足资质和监管要求。建议选择公立医院医疗美容科或正规民营医疗美容机构,避免“黑诊所”风险。如有疑问,可拨打北京市卫生监督所电话()咨询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