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抽脂(减脂)到增肌的转型确实会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但通过科学的计划和心态调整,可以顺利过渡。以下是具体的建议:
1. 重新设定目标与预期
明确阶段重点:减脂和增肌对饮食、训练的要求不同。增肌需要热量盈余,而抽脂后可能仍倾向于控制饮食,需逐步调整心态,接受体重可能暂时上升(主要是肌肉和水分)。
设定合理时间线:增肌是缓慢过程,每月增长0.51公斤肌肉是自然极限,避免急于求成。
2. 饮食策略的转换
逐步增加热量:从"维持热量"开始,每周增加大卡,直到达到轻微盈余(约大卡/天),避免脂肪快速反弹。
调整三大营养素比例:
蛋白质:保持1.62.2克/公斤体重,支撑肌肉修复。
碳水化合物:增肌期需提高碳水比例(占总热量4050%),提供训练能量。
脂肪:不低于总热量20%,维持激素健康。
饮食质量:优先选择全食物(如糙米、燕麦、瘦肉),减少加工食品。
3. 训练计划的调整
从有氧转向抗阻训练:
减少长时间有氧,保留12次/周(如HIIT)维持心肺。
以复合动作为主(深蹲、硬拉、卧推、引体向上),每周35次力量训练,每组612次,34组。
渐进超负荷:每周逐步增加重量或次数,迫使肌肉适应生长。
恢复优先:增肌需要休息,确保睡眠79小时/天,避免连续训练同一肌群。

4. 心理与身体适应
接受身体变化:增肌期体脂可能略升,这是正常过程,可通过"迷你减脂期"(如每36个月)调整。
记录与反馈:定期拍照、测量围度(比体重更准确),关注力量和肌肉线条进步。
应对压力:
冥想或呼吸练习缓解焦虑。
加入健身社群,寻找同伴支持。
5. 常见误区与解决方案
误区1:"增肌=随便吃"
解决:保持适度盈余,避免脏增肌(高糖高脂)导致脂肪堆积过多。
误区2:"忽略减脂期后的代谢适应"
解决:抽脂后基础代谢可能降低,需通过力量训练重建肌肉量,提升代谢。
误区3:"过度训练"
解决:增肌需要恢复,训练后补充蛋白质+碳水,避免每天力竭。
6. 专业支持
如有条件,咨询注册营养师设计饮食计划,或请教练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
体检确认激素水平(如睾酮、甲状腺激素)是否正常,尤其长期减脂后。
关键:耐心是关键。转型期可能需要36个月适应,逐步调整饮食和训练,平衡心理预期,最终实现健康增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