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鼻术后穹隆部位(通常指鼻尖、鼻小柱或鼻根等隆起部位的深部)出现流脓,通常提示术后感染或植入物排异反应,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1. 感染
细菌感染:手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术后护理不当(如沾水、清理不及时)或自身免疫力低下,可能导致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
症状:局部红肿、疼痛、皮温升高、黄色或黄绿色脓液,可能伴随发热。
风险因素:糖尿病、吸烟、术后未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等。
2. 植入物排异或排斥反应
材料问题:若使用假体(硅胶、膨体等),个体可能对材料过敏或产生免疫排斥。
表现:早期可能无感染迹象,但持续渗出脓液或无菌性积液,伴随肿胀、发红,后期可能出现假体移位或外露。
3. 血肿或积液继发感染
术后局部血肿或血清肿未及时吸收,可能成为细菌培养基,导致感染化脓。
4. 手术操作问题
剥离腔隙过大或假体雕刻不当,造成局部张力过高、血供不良,导致组织坏死、感染。
缝合不严密或线结反应,也可能引发局部感染。
5. 慢性炎症或异物反应
缝线、假体等异物可能引发慢性炎症,反复形成脓性分泌物。
需紧急处理的情况
假体外露:脓液伴随假体从切口或鼻黏膜穿出,需立即就医。
全身症状:发热、寒战、淋巴结肿大等,提示感染扩散。
建议措施

1. 及时就医:
尽快联系手术医生,进行脓液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明确感染病原体。
可能需要引流脓液、局部清创,并静脉或口服抗生素(如头孢类、克林霉素)。
2. 影像学检查:
通过超声或CT判断感染范围、是否累及植入物。
3. 植入物处理:
严重感染或排异时,需取出假体,待感染控制36个月后考虑修复。
4. 术后护理:
严格消毒伤口,避免挤压、沾水,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
预防措施
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及正规医疗机构。
术后避免吸烟、饮酒,控制血糖。
定期复查,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若您正处于术后恢复期,请勿自行处理脓液或服用抗生素,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