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胸手术后规范使用抗生素的目的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同时避免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性。以下是基于临床指南和共识的规范建议:
1. 抗生素选择
首选药物:通常选用覆盖皮肤常见菌群的抗生素,如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林)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对β内酰胺类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
覆盖范围:需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常见切口感染病原体。
2. 给药时机与疗程
术前给药:在切开皮肤前3060分钟静脉给药(如头孢唑林12g),确保组织中药浓度达到有效水平。
术中追加:若手术时间超过抗生素半衰期的2倍(如头孢唑林半衰期约1.8小时,手术>34小时)或出血量>1500ml,需追加一剂。
术后疗程:
无感染高危因素者:术后24小时内停药(如单剂或最多至24小时),无需延长疗程。
高危患者(如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假体植入等):可延长至48小时,但一般不超过24小时(部分指南仍推荐短程)。
3. 特殊情况处理
假体感染风险:隆胸涉及异物(假体)植入,但证据表明延长抗生素疗程不降低感染风险,反而增加耐药性。严格无菌操作比抗生素疗程更关键。
术后发热:需鉴别非感染性发热(如血肿、吸收热),避免盲目升级抗生素。
4. 局部抗生素使用争议
假体浸泡:部分医生在假体植入前用抗生素溶液(如头孢唑林+生理盐水)浸泡,但缺乏高质量证据支持常规推荐。
切口局部应用:可考虑在关闭切口前用抗生素冲洗,但全身抗生素仍是核心。
5. 患者教育与监测
依从性:确保患者理解按时用药的重要性,即使无症状也需完成短程治疗。
感染迹象监测:如红肿、疼痛加剧、发热>38.5℃、渗液等,需及时就医评估。

6. 避免误区
不需长期口服抗生素:术后出院无需常规开口服抗生素(除非出现感染症状)。
不联合用药:除非明确耐药菌感染,避免广谱或多药联用。
依据指南
ASPS(美国整形外科协会):推荐术前单剂抗生素,术后不超过24小时。
WHO/CDC:强调“术前单剂+严格无菌技术”为预防SSI的关键。
隆胸术后抗生素应“短程、精准、适时”,重点在于术前单剂覆盖和严格无菌操作,而非延长疗程。具体方案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和医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