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鲁迅多久去的日本留学(鲁迅到日本留学时,为什么弃医从文)

  • 作者: 李鸣岐
  • 发布时间:2024-06-20


1、鲁迅多久去的日本留学

鲁迅第一次赴日留学是在1902年,时年21岁,考取了清朝官费留学名额,前往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

在日本期间,鲁迅接触到了先进的思想和文化,逐渐产生了思想上的转变。他先后在《绍兴师范学堂校友会报告集》和《浙江潮》等杂志上发表了《摩罗诗力说》等文章,宣扬了反对传统伦理道德,提倡个性解放的思想。

1904年,鲁迅因家庭变故和学业问题,中途辍学回国。此后,他曾在杭州、绍兴等地任教,并继续从事 literary 创作。

1909年,鲁迅第二次赴日留学。这次他去了东京本乡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教育学。在日本期间,鲁迅结识了周作人、朱自清等进步青年,并与他们共同翻译了《域外小说集》。

1911年,清政府垮台,辛亥革命爆发。鲁迅得知消息后,立即回国参加革命。此后,他一直活跃在政坛和 literary 界,成为中国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2、鲁迅到日本留学时,为什么弃医从文

鲁迅赴日留学之初,抱有学医救国的志向,旨在通过医学知识为国人解除病痛。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期间,鲁迅目睹了日俄战争中日本军队的暴行和中国留学生的受辱,深感医学无法从根本上拯救积弱的国家。

鲁迅从鲁迅杂文中《呐喊》的“狂人日记”中深刻意识到,中国社会的痼疾不在于生理上的病痛,而在于精神上的麻木和愚昧。他认为,唯有通过文学喚醒民众的良知和反抗精神,才能真正挽救民族。

鲁迅还受到当时日本新思潮和文学作品的影响。他接触到了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深受其批判现实、揭露社会黑暗的影响。他认为文学应该成为一把“投枪”,直指社会阴暗面,唤起民众的觉醒。

因此,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医学求学后,鲁迅毅然决定弃医从文。他投身于小说、杂文和散文创作,以犀利的笔锋和深邃的洞察力,揭露社会黑暗,抨击封建思想,唤醒民众的思想觉醒。鲁迅弃医从文的决定,不仅成就了他成为一代文学巨匠,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鲁迅在日本留学两件影响很大的事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发生的两件对他影响重大的事件:

一是目睹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解剖室中的中国人

1904年,鲁迅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在解剖室中,他目睹了被当作解剖材料的中国人尸体。这让他深受震撼,对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产生了强烈的愤慨。

二是参加东京留学生同盟会

同年,鲁迅加入了以推翻清政府为目标的东京留学生同盟会。在同盟会中,他接触到了先进的革命思想,接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洗礼。这极大促进了他思想上的觉醒,为其日后的革命文学创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这两件事对鲁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让他认清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本质,激发了爱国主义精神。

促使他投身于革命运动,成为一名民族民主革命战士和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这两件经历,塑造了他一生的志向和信念,使其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

4、鲁迅为什么要到日本留学原因

鲁迅赴日留学的主要原因:

政治动荡与社会不安:

1901年以降,中国政局不稳,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事件接连发生,社会动荡不安。鲁迅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外国列强的欺辱,对国内现状深感不满和失望。

求知欲和思想解放:

鲁迅从小博览群书,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日本邻近中国,又曾师法西方,是汲取新知的理想之地。日本明治维新后思想解放,社会变革,对鲁迅也颇具吸引力。

寻求救国之路:

鲁迅认为,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民的落后和无知。他希望通过留学日本,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以此来振兴中国。在日本期间,鲁迅接触到了进化论、社会学和文学等西方思潮,这对他日后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困境:

鲁迅家境贫寒,留学费用难以自筹。他曾筹办教育机构以维持生计,但未能成功。迫于经济压力,他不得不接受日本政府的公费留学生资助。

鲁迅赴日留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避难、寻求知识、救国救民的理想,又有经济困境等现实考量。其中,救国救民的思想是他留学的主要动力,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