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留学名词解释汇总(庚子赔款留学生是怎么回事)
- 作者: 王安叙
- 发布时间:2024-06-24
1、庚子留学名词解释汇总
庚子留学名词解释汇总
庚子赔款:1901年由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后,清政府支付给列强的巨额战争赔款。
庚子赔款留美学生:庚子赔款的一部分被指定用于资送中国学生赴美国留学。
留美预备学校:为庚子赔款留美学生设立的预备性教育机构,提供英语、数学等基础课程。
官费留学生:由清政府公费资助出国留学的学生。
.jpg)
自费留学生:自行筹集资金出国留学的学生。
出国学生监督:负责管理和监督赴美留学的学生事务。
早期留美教育:庚子留学之前,中国已有少部分学生赴美留学,称为早期留美教育。
勤工俭学:留美学生为了减轻经济负担,在课余时间打工赚钱。
洋务教育:清末兴起的以培养近代军事、工业人才为目的的教育体系。
西方文化冲击:留学期间,中国学生接触到了与传统中国文化不同的西方文化,产生了思想观念上的冲击。
留学生归国:留美学生学成后回国报效祖国。
留美学生联谊会:由留美学生自发组织的团体,旨在联络感情、交流信息、推动社会进步。
2、庚子赔款留学生是怎么回事
庚子赔款留学生是指清政府利用庚子赔款资助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一项制度。1901年,清政府与英、美、法、俄、德、意、比、日等八国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中国赔偿各国共计4.5亿两白银。清政府用其中一部分赔款,作为资助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经费。
庚子赔款留学生制度始于1905年,由清政府派遣首批120名学生赴美留学。随后,清政府又陆续派遣了多批学生赴美、欧、日等国家留学,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庚子赔款留学生为中国近代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学成归国后,在各个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庚子赔款留学生制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项重要教育制度,它标志着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这些留学生归国后,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现代化人才,为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庚子留学名词解释汇总大全
庚子留学名词解释汇总大全
庚子赔款
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规定向各国支付4.5亿两白银的赔偿款,被称为庚子赔款。
.jpg)
庚子新军
清政府用庚子赔款拨款训练的新建军队,被称为庚子新军。
新政
清末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包括兴办学堂、发展实业、改革科举等。
留学预备班
日本东京专门学校设置的专门培养中国留学生的机构,后来发展成为中国政府在日本设立的公费留学生预备班。
官费留学生
由清政府资助出国留学的学生,一般选送成绩优异、思想进步的青年。
自费留学生
自筹资金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较少,多来自富裕家庭或教会学校。
留日学生会
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成立的学生组织,以推动中国民主革命为宗旨。
勤工俭学
留学生通过打工等方式来筹集学费和生活费,减轻经济压力。
政治流亡
出于政治原因被迫离开祖国并在国外居住的现象,清末很多革命党人被迫流亡海外。
保皇会
清末戊戌变法后成立的政治团体,主张维护清朝统治,反对革命。
同盟会
由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组织,致力于推翻清朝建立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