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保留学籍办法规定是什么(保留学籍办法规定是什么时候开始)

  • 作者: 朱希柚
  • 发布时间:2024-06-25


1、保留学籍办法规定是什么

保留学籍办法规定

为规范保留学籍管理,保障学生权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保留学籍是指因特殊情况暂时中止学业,但保留学籍资格和学习权限的制度。

第二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保留学籍:

(一)患病或因身体原因无法继续学习的;

(二)因故需要出国或者出境一年以上的;

(三)学校认为有特殊情况,需要保留学籍的。

第三条 保留学籍期限最长为一年,特殊情况经批准最长可延长至两年。

第四条 学生申请保留学籍,应当向学校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学校审核后,经批准后予以保留。

第五条 保留学籍期间,学生享受以下权利:

(一)保留学籍资格;

(二)使用学校相关学习资源;

(三)申请复学或转学。

第六条 保留学籍期间,学生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二)按时缴纳学费和其他费用;

(三)定期向学校报告个人情况。

第七条 学生保留学籍期满后,应当申请复学或者转学。逾期未申请的,学校将注销其学籍。

第八条 学生复学后,应当重新选课,并按照学校规定重新办理入学手续。

第九条 保留学籍管理工作由学校教务部门负责。

第十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2、保留学籍办法规定是什么时候开始

教育部关于保留学籍办法的规定,最早可追溯至2006年。

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其中第32条对保留学籍的条件和程序进行了规定:

学生因故不能继续学习,但自愿提出保留学籍申请,经学校批准后,可以保留学籍一年。

保留学籍期间,学生不得参加学校的任何教学活动,也不得享受学校的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

保留学籍到期后,学生可以申请复学,经学校审核批准后,可以继续学业;未申请复学或复学未获批准的,取消其学籍。

2012年,教育部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41号),进一步完善了保留学籍的规定:

将保留学籍的期限延长为两年;

明确保留学籍期间,学生不得参加学校的任何考试和评定活动;

增加保留学籍期间可以申请休学的规定。

自2012年以来,教育部并未对保留学籍办法进行大的修改,现行规定仍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中的相关条款。

3、保留学籍办法规定是什么时候实施

2023年4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了高校学生保留学籍的相关规定,将于2023年9月1日起实施。

根据《办法》规定,学生因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完成学业,经本人提出申请,学校批准,可以保留学籍。保留学籍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最长不超过四年。保留学籍期间,学校不收取学费,学生不得注册入学。

申请保留学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因疾病、服兵役、参加国家级或省级比赛或活动、出国交流学习等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完成学业;

2、学习态度良好,平时成绩合格;

3、无违法违纪行为。

学校收到学生保留学籍申请后,应当及时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学生。学生保留学籍后,应当按时返校复学,逾期不返校复学者,学校将取消其学籍。

4、保留学籍办法规定是什么意思

保留学籍办法规定了学生因特殊情况无法继续学业时,可以申请保留学籍,以便在一定期限内恢复学业。

该规定包括:

1. 保留学籍条件:学生因健康、家庭经济困难、参军、出国留学等特殊情况,无法继续学业时,可以申请保留学籍。

2. 保留学籍期限:一般情况下,保留学籍期限为1至2年。特殊情况下,经学校批准,可以适当延长。

3. 保留学籍手续:学生需要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学校审核通过后,发放保留学籍证明。

4. 恢复学业:在保留学籍期限内,学生可以随时向学校提出恢复学业申请。学校核准后,学生可以继续原专业和年级学习。

5. 超期恢复学业:如果学生超过保留学籍期限仍未恢复学业,会被视为自动退学。

保留学籍办法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遇到特殊困难时,有适当的缓冲期,保障其学业不中断。它为学生提供了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避免因特殊情况而影响学业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