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我国第一个留学生学校(我国第一位留学生留学哪个国家)

  • 作者: 王以沫
  • 发布时间:2024-06-26


1、我国第一个留学生学校

说起我国的第一个留学生学校,不得不追溯到1872年9月17日。那一天,在上海的洋泾浜畔,一所名为"广方言馆"的学校正式开办,开启了我国留学生教育史上的新篇章。

广方言馆由清政府总理衙门设立,主要招收中国学生赴海外留学。学校聘请了英国、美国、法国等国的外籍教师,教授英语、法语、德语等语言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知识。

在广方言馆学习的中国学生不仅接受了西方的先进知识,还开阔了眼界,了解到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他们在学成回国后,成为各个领域的骨干人才,为中国的近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著名的近代思想家詹天佑和严复,都是广方言馆的早期学生。詹天佑后来成为中国第一条铁路的总工程师,严复则以其对西方思想的翻译和介绍,对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广方言馆的创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早期留学人才,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广方言馆后来更名为"同文馆",但它的历史意义永远铭刻在中国的教育史上。

2、我国第一位留学生留学哪个国家

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容闳于1847年赴美国留学。他是清朝末年赴海外留学的第一人,开创了中国近代留学的先河。容闳出生于广东香山县,幼年时家境贫寒。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他考入香港英华书院学习。1847年,容闳获美国传教士裨治文资助,前往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蒙松学院留学。

在蒙松学院学习期间,容闳勤奋刻苦,成绩优异。他广泛涉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种领域,为自己日后的外交和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54年,容闳以优异的成绩从蒙松学院毕业,并前往耶鲁大学继续深造。在耶鲁大学,容闳专攻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储备了知识和能力。

1855年,容闳完成耶鲁大学的学业,返回中国。他积极投身于中国近代化建设,在外交、教育、经济等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容闳创办了第一家中国人创办的报纸《中西日报》,传播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他还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格致书院,为中国培养了大批近代人才。

容闳作为我国第一位留学生,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留学经历,开创了中国近代留学的先河,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桥梁。容闳的求学精神和家国情怀,激励了无数后人,为中国近代化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3、我国第一个留学生学校是什么

我国第一个留学生学校是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创建于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是清政府为培养通晓外语和西洋科技人才而设立的。最初称同文馆,后改称京师同文馆。

同文馆创办初期,主要招收江南、浙江等沿海省份有基础的学生。课程设置包括英语、法语、俄语、日语、德语、数学、物理、天文等。聘请了英国、法国、美国等国的教师任教。

同文馆注重对外交流,曾多次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第一批留学生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赴美,学习矿务、铁路、电报等专业。此后,同文馆陆续向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派遣留学生。

同文馆培养了大批近代外交、军事、科技、文化领域的杰出人才,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著名外交家曾纪泽、中国近代海军创始人严复、近代教育家容闳等都曾就读于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的创办标志着中国近代留学生教育的开端,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架起了桥梁。它为培养了一大批中国近代化建设所必需的人才,在近代中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我国第一个留学生学校是哪个

我国第一个留学生学校

1854年,刚刚平息太平天国运动的清政府迫于列强的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美天津条约》。其中第九条规定:中国可派遣自费留学生赴美学习。

为此,清政府于1854年12月18日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留学生学校——肄业馆。肄业馆位于北京西侧的咸安宫,初设英文、数学等学科。当时的咸丰皇帝挑选了120名儿童作为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前往美国留学。

这些留学生出国后,大部分勤奋学习,学成回国后,成为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力量。他们中涌现出容闳、詹天佑、唐绍仪等杰出的外交家、工程师和政治家。

肄业馆的设立是中国近代留学生制度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系统地向西方派遣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近代化人才,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时至今日,我国的留学生制度已发展成为规模庞大、体系完善的教育制度。每年都有数百万中国学生前往世界各地留学,为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进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