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清朝出国留学幼童名单(清朝时期出国留学的学生名单)

  • 作者: 胡念一
  • 发布时间:2024-06-29


1、清朝出国留学幼童名单

清末自强运动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派遣幼童出国留学。1872年至1875年,清政府分四批选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这些幼童均为12岁以下的男童,来自清朝各地。

第一批幼童于1872年8月11日启程,共30人,包括:

容闳

李仙得

伍廷芳

黄桂兰

蔡钧

唐绍仪

杨兆楠

周海凌

黎兆棠

邝华麟

詹天佑

岑春煊

第二批幼童于1873年4月17日启程,共40人,包括:

严复

马相伯

杨锐

丘逢甲

梁鼎芬

黄自强

程汝怀

张锡熊

陈季同

伦文叙

第三批幼童于1874年7月18日启程,共25人,包括:

詹思敦

陆润庠

郑孝胥

周孝怀

叶世昌

熊希龄

张伯熙

刘锦藻

林砺儒

第四批幼童于1875年7月15日启程,共25人,包括:

王照

方叔轩

黎元洪

杨诚

邓华熙

袁家普

俞鸿钧

罗丰禄

陈淑良

2、清朝时期出国留学的学生名单

清朝出国留学学生名单

清朝末年,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清政府派遣了一批学生出国留学。他们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872年,清政府选拔了30名学生赴美留学,史称“幼童留美”。这批学生包括:容闳、金山、李圭、何光远、黄开甲等。他们在美国学习了十多年,获得工科、医学、军事等领域的学位。

1898年,清政府又派出了120名学生赴日本留学。这批学生主要学习军事、政治、经济、教育等学科。他们在日本学习了几年,回国后成为中国近代各领域的领军人物。

以下是部分清朝出国留学的学生名单:

幼童留美

容闳

金山

李圭

何光远

黄开甲

唐绍仪

詹天佑

盛宣怀

日本留学

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

严复

林纾

魏源

朱学勤

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政界、军界、教育界、科技界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技术,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清朝出国留学怎么出国的

清朝出国留学始于同治五年(1866年),由恭亲王奕訢奏请清廷批准,派遣容闳等15名幼童赴美留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官派留学。

出国留学的流程大致如下:

报名选拔

清廷会下发诏令,在各省公开招募留学生。报名者须符合年龄、品德、才识等条件。经由地方官员层层选拔,最终确定名单。

出国前准备

入选后,留学生需进行出国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学习英语、熟悉西方的风俗习惯以及相关文化知识。同时,他们还会接受清廷派出的随员陪同和指导。

出国途径

清朝时期,出国留学主要通过海运方式。留学生们乘坐轮船,从天津或上海启程,横渡太平洋抵达美国。航程通常需要数月时间。

入境手续

抵达美国后,留学生需办理入境手续。他们向美国海关出示护照等相关证件,并在指定的地点进行检疫。

入校学习

入境后,留学生会进入指定的学校学习。最初,他们主要集中在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等名校。留学生们学习各种西方先进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医学和工程等。

回国效力

留学生们完成学业后,清廷要求他们回国效力。他们将所学知识和经验带回中国,为清朝的近代化事业做出贡献。

4、清朝政府派出的留学幼童

清朝末年,满清政府为挽救风雨飘摇的帝国,派遣了120名幼童赴美留学。

1872年,容闳受清政府委托在美国招募幼童,年龄在10岁至15岁之间。这些孩子来自全国各地,经过严格选拔,包括詹天佑、唐绍仪、郭嵩焘之子郭则沄等。

幼童们在美国生活、学习13年,主修科学、工程和语言。他们接触了先进的西方思想和技术,开阔了眼界。学成归国后,这些幼童成为清末民初政界、科学界、教育界的栋梁之才。

詹天佑主持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唐绍仪担任过清末民初的总理大臣、外交部长,为国家的外交做出贡献。郭则沄在教育领域颇有建树,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新型大学——天津北洋大学。

归国幼童还成立了中国教育会、中国科学社等组织,引进西方教育理念和科学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

清朝政府的腐败和无能最终导致了留学幼童事业的失败。1881年,因国内政局动荡,清政府停止派遣幼童留学。回国的幼童们面临着官场腐败、思想保守的阻力,无法施展抱负。

尽管如此,“留学幼童”这一段历史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页光辉。他们以幼弱之躯肩负国家重任,为中国近代化探索了道路,留下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