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款留学计划(庚子年留学生有多少人回来了)
- 作者: 李恩橙
- 发布时间:2024-07-02
1、庚款留学计划
庚款留学计划,全称大清留美学生肄业归国后办理事宜章程,是清朝政府于1908年颁布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留学政策。其目的是培养人才,强国御侮。
庚款留学计划的经费来源于义和团运动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规定的庚子赔款。清政府将部分庚子赔款用于资助中国学生赴美国留学。
庚款留学计划规定,每年由清政府选派100名左右优秀学生赴美留学,留学期限为4至6年,学习领域涵盖科学、工程、农业、工商等。留学期间,学生由清政府发给奖学金,包括学费、生活费、往返旅费等。
庚款留学计划的实施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如胡适、梅贻琦、丁文江、蒋梦麟等。这些人才回国后,在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近代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庚款留学计划不仅在当时为中国培养了急需的人才,而且也促进了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留学归国的学生带回了欧美先进科技和思想,促进了中国社会和思想的更新。
庚款留学计划是清末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留学政策。它为中国近代化培养了人才,促进了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在近代中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庚子年留学生有多少人回来了
庚子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球,也让留学生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抉择。受疫情影响,不少留学生不得不中断学业,选择回国避险。
据统计,截至2020年4月底,中国教育部与外交部联合统计,因疫情影响而选择回国的留学生人数约为18万人。其中,来自美国的留学生最多,超过4万人,其次是英国和澳大利亚,分别有2万人和1.5万人左右。
这些归国留学生大部分都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他们有的刚刚开始海外学习之旅,有的正处于论文收尾阶段。对于他们来说,回国意味着学业进度被打乱,签证延签问题也成为一大隐患。
不过,面对这些困难,广大留学生们表现出了坚韧不屈的精神。他们纷纷调整心态,在国内继续进行线上学习,并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活动。同时,政府和高校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回国留学生们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部分留学生已经陆续返回海外继续学业。由于全球疫情尚未得到完全缓解,还有大量的留学生滞留在国内。这些留学生们仍在耐心等待着疫情消退,并时刻关注着学校和大使馆的最新通知。
庚子年的这场疫情给留学生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让他们更加坚强和有韧性。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留学生们终将顺利渡过这一特殊时期,继续在海外求学追梦。
3、庚款留学生有名的人
庚款留学生中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竺可桢(1890-1974):著名气象学家和教育家,中国气象学的奠基人之一,曾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
李四光(1889-1971):著名地质学家,中国地质科学的开拓者,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清华七子:指1925年由清华学校选派赴美留学的七位学生,包括萨本栋、梅贻琦、张奚若、吴有训、赵元任、胡适、杨武之。他们学成归国后,在各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宋子文(1894-1971):著名实业家、政治家,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行政院长。
李济(1896-1979):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
张乐平(1910-1992):著名漫画家,其创作的《三毛流浪记》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jpg)
杨绛(1911-2016):著名作家、翻译家,丈夫钱锺书也是庚款留学生。杨绛的代表作有《围城》、《洗澡》等。
这些庚款留学生学有所成后,回国服务,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民族的骄傲。
4、庚子赔款留学金
庚子赔款留学金
庚子赔款留学金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奖学金制度。1901年,清政府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其中,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共要求赔款1.25亿两,后各国同意将部分赔款用于资助中国留学生赴海外留学,即庚子赔款留学金。
庚子赔款留学金的设立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为中国近代的救亡图存做出了贡献。庚子赔款留学金制度一直延续到1949年,其间共资助了1000多名中国留学生赴海外留学,这些留学生后来成为中国各领域的骨干力量。
庚子赔款留学金制度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也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为中国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今天,我们回望庚子赔款留学金制度,不仅要铭记其历史意义,更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