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留学生落户新规(北京留学生人才引进落户政策2023)
- 作者: 马希柠
- 发布时间:2024-07-03
1、北京留学生落户新规
.jpg)
北京留学生落户新规
2023年3月1日起,北京市将实施新的留学生落户政策。新政策旨在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海外人才,为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新规的主要变化如下:
放宽落户条件:此前,留学生落户最低要求为世界排名前50的高校毕业。新政策降低门槛,允许毕业于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的留学生直接落户。
新增专业类别:新政新增金融、保险、高精尖产业相关专业。符合条件的留学生在上述专业领域工作,满一年即可申请落户。
简化审批流程:新政简化落户审批流程,将由市人力社保局统一受理和审批落户申请,提高审批效率。
新规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北京的人才引进,为北京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海外留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更多信息: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北京市留学服务中心网站(
符合条件的留学生应抓紧时间准备申请材料,及时提交落户申请,把握落户新政带来的机遇。
2、北京留学生人才引进落户政策2023
北京2023年留学生人才引进落户政策
为了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北京市自2023年起更新了留学生人才引进落户政策,具体内容如下:
引进范围:
世界排名前50名及中国高水平大学排名前20名的高校毕业的留学生;
在北京市认定的高精尖产业领域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留学生;
在北京市认定的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留学生。
落户条件:
取得北京市工作居留许可;
在北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6个月;
单位开具的聘用证明或劳动合同;
学历学位证书、护照等身份证明材料。
流程和时间:
1. 留学人员在入境北京市后30日内,向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工作居留许可。
2. 单位在留学生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6个月后,向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落户申请。
3. 市人社局审核通过后,留学生可凭《北京市引进人才落户审批表》向公安机关申请办理户口登记。
政策亮点:
放宽了引进范围,将毕业高校排名要求由前100名放宽至前50名。
简化了落户流程,减少了申请材料和时间。
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提高了审核效率。
北京市希望通过此次政策调整,进一步吸引和留住优秀留学生人才,助力北京市的创新发展和国际化建设。
3、北京留学生落户365天怎么算
北京留学生落户365天如何计算
对于在北京工作的留学生,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申请落户。其中,需要满足的一项条件是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365天。那么,这365天是如何计算的呢?
起点计算:
365天的起点从留学生获得就业证之日起算。就业证是留学生在北京合法工作的凭证。
缴纳记录:
365天内,留学生必须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缴纳记录必须完整,不得中断,否则将无法满足落户条件。
累计计算:
365天可以是累计计算的。也就是说,留学生可以分别在多家单位工作,只要在总的365天内累计缴纳了相应的社会保险,即可满足条件。
注意要点:
社会保险缴纳的基数不低于北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缴纳期间,留学生不得担任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职务。
留学生需提前向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提交材料,申请办理落户手续。
例如:
小明于2023年3月1日获得就业证,并开始缴纳社会保险。截至2024年2月28日,他连续缴纳了365天社会保险。那么,他即可满足北京留学生落户的365天缴纳社保条件。
4、留学生北京落户政策2023
2023 年留学生北京落户政策
为吸引和留住优秀海外人才,北京市出台了新的留学生落户政策,旨在进一步简化落户程序,拓宽落户渠道。
基本条件:
1. 取得北京市认定的境外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学士以上学位
2. 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 12 个月
3. 获得用人单位落户证明
拓宽落户渠道:
除了传统的通过工作获得落户外,留学生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落户北京:
国际科技创新人才落户:拥有国际领先的技术成果或重大创新成果,并与北京市有技术转化、项目合作等实质性联系。
高端服务业人才落户:在金融、法律、咨询、设计等高端服务业领域具有突出贡献。
急需紧缺人才落户:符合北京市紧缺人才需求目录。
在京创业落户:注册成立企业并在京缴纳社保满 6 个月,企业经营情况良好。
简化落户程序:
新政策简化了落户申报流程,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即可在线办理。留学生只需提交相关材料,即可在线查询进度和领取落户证明。
落户优惠:
留学生在北京落户后,可享受与北京市民同等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待遇,并可申请北京户口指标。
注意事项:
1. 落户申请需在取得学位后 2 年内提出。
2. 学历认证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3. 在京缴纳社保时,需注意单位缴纳的社保基数是否符合要求。
2023 年留学生北京落户政策进一步优化了落户条件,拓宽了落户渠道,简化了落户程序。符合条件的留学生可积极申请落户,享受北京的发展机遇和福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