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中国近现代留学生人数(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

  • 作者: 胡璟浩
  • 发布时间:2024-07-04


1、中国近现代留学生人数

近现代中国留学生人数的变化是一个反映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窗口。

晚清时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开始意识到自身落后,派出留学生寻求救国之路。自1872年容闳派送首批幼童留学美国始,至1911年清朝灭亡,留学生人数逐渐增加。

民国时期,留学生人数激增。1919年五四运动后,掀起出国留学热潮。国家设立公费留学制度,资助学生赴海外深造。留学生主要集中在欧美,以政治、经济、教育等专业为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留学生人数一度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自1978年邓小平访问美国后,留学生规模恢复增长。1980年代初,国家扩大公派留学名额,鼓励自费留学。

自21世纪以来,中国留学生人数持续增长。2019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约8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留学生分布遍布全球,专业多元化,涵盖科学、人文、艺术等各领域。

中国近现代留学生人数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从封闭落后来到开放进步的历史进程。留学生为中国的近代化建设、科技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不仅学成归国报效祖国,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2、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

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开始萌生了派留学生出国的想法。

1872年,清政府派遣了第一批30名留学生赴美留学。此后,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至1905年,已有4000多名留学生在海外学习。留学生们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等国家学习理工、医学、法律、政治经济等专业。

留学生群体在近代中国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引入国内,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如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留学美国后,回国后大力倡导引进西方的轮船和兵工厂,促进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建设。

清末民初,随着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动荡,留学生群体也发生了变化。大批留学生回国参加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留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留学生群体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参与了新中国的建设,在科研、教育、经济、文化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留学美国后,回国后参与了中国原子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

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是一个有影响力的群体,他们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国近代化和新中国建设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中国近代留学生主要集中去向

中国近代留学生的主要去向集中在以下几个国家:

1. 美国:

美国是近代中国留学生最热门的目的地之一。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大批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学习政治、法律、经济、教育等领域知识,为中国近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2. 日本:

日本是地理上距离中国最近的国家,也是近代中国留学生的另一大热门目的地。从19世纪末开始,大批中国留学生赴日留学,学习军事、医学、工科等专业,为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和军事建设做出贡献。

3. 欧洲诸国:

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在内,也是近代中国留学生的重要目的地。这些国家在科学、技术、哲学等领域享有盛誉,吸引了大批中国留学生前往求学,学习先进知识和技术,为中国近代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还有少部分中国留学生赴其他国家留学,如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这些国家同样为中国近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了人才。

4、中国近现代留学生人数占比

随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启,留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加。

19世纪中叶,清政府派遣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学习。此后,留学生人数逐渐增多。到了20世纪初,留学热潮达到高潮。据统计,1909年赴美留学生人数达1,459人,占全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数的9.7%。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留学生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其中,美国成为中国留学生的主要留学目的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留学生人数一度下降。

20世纪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留学生人数再次激增。据统计,1978年赴美留学生人数为85人,占全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数的0.1%。到了2000年,赴美留学生人数已增至12,770人,占全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数的1.1%。

21世纪以来,中国留学生人数持续增长。据统计,2019年中国留学生人数为60.8万人,占全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数的3.7%。

中国留学生人数的增加反映了中国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与世界接轨的愿望。同时,也为中国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