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史上第一人(中国留学史上第一人是谁)
- 作者: 王慕澄
- 发布时间:2024-07-07
1、中国留学史上第一人
1868年,一个15岁的少年怀揣着梦想,踏上了远渡重洋的征途。他就是容闳,中国留学史上的第一人。
身为广东香山人,容闳自幼聪慧过人。1854年,太平天国战火波及家乡,容闳被迫跟随家人逃难。在这期间,他遇到了美国传教士,接触到了西方先进思想。
1863年,在传教士的资助下,容闳赴美留学。他先后就读于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专攻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在求学期间,容闳积极吸收西方知识,开阔眼界。
毕业后,容闳回国担任总理衙门翻译官。他运用所学知识,参与了众多外交事务。1872年,受曾国藩委派,容闳再次赴美招募留学生。他精心筛选了30名精英子弟,其中包括张之洞、詹天佑等后来对中国近代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
容闳的留学经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他的眼光和胸襟,以及对国家发展的贡献,成为后世留学学子的楷模。至今,容闳的名字仍然激励着无数中国年轻人走出国门,为国家和民族的进步而努力拼搏。
2、中国留学史上第一人是谁
中国留学史上第一人当属唐朝僧人鉴真。
鉴真,俗名张俨,江苏扬州人,生于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他自幼出家为僧,勤奋好学,博览佛典。唐开元七年(719年),鉴真怀揣着弘扬佛法、传播汉文化的理想,率领唐朝佛教僧团东渡日本,但因遭风暴袭击,颠沛流离十多次,前后历经十二年才抵达日本。
在日本期间,鉴真克服重重困难,传授中国佛教典籍、戒律、仪式,并开创了日本佛教律宗,为日本佛教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还在日本传授中国建筑、医学、书法、音乐等文化技艺,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后世史家公认鉴真为“中国留学史上第一人”。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弘扬佛法,传播中华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中日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3、被称为中国留学第一人
容闳,可谓中国留学第一人。他出生于1828年,12岁便前往美国留学。
1854年,容闳顺利毕业于耶鲁大学,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大学学位的中国人。毕业后,他回到中国,希望运用所学知识建设祖国。
_1.jpg)
清政府当时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容闳的先进思想十分排斥。容闳不被重用,只能担任广州海关的一个小官。
1862年,容闳终于等到了机会。他被清政府派往美国采购军火,并趁此机会积极宣传美国教育。他认为,中国要强大,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容闳的努力没有白费。1870年,清政府终于同意选派幼童赴美国留学,这就是著名的“幼童出洋”运动。容闳担任留美幼童事务监督,亲自挑选和护送学生赴美。
在容闳的推动下,大批中国青年赴美留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他们回国后成为中国近代化的骨干力量,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容闳一生致力于中美教育与文化交流,被誉为“中国留学之父”。他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4、中国第一个留学的人
在中国近代史上,容闳是一位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人物,被誉为“中国首位留学生”。
1847年,17岁的容闳怀揣着远大志向,远赴美国留学。他克服重重困难,学习科学技术和西方的思想文化。八年后,他学成归国,满怀报国之志,希望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引进中国。
容闳积极向清政府建言,建议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在清廷的支持下,他于187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官办留学机构——留美幼童班,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生历史的新篇章。
此后,容闳还积极参与洋务运动,担任上海机器织布局和广东电报局总办等职。他利用自己的留学经历和西方的先进技术,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容闳始终对祖国怀有深厚的爱国情怀。晚年,他退隐故里,投身教育事业,创办了格致书院,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容闳是中国近代留学生事业的先驱,他的留学经历和爱国情怀,激励着后世的中国人自强不息、勇于探索。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走出国门,追寻知识和梦想。容闳作为“中国第一个留学的人”,他的精神和事迹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