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毕业率真相(中国在国外的留学生毕业率达到多少)
- 作者: 张南湘
- 发布时间:2024-07-10
1、中国留学生毕业率真相
中国留学生的毕业率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但其真相却并不总是为外人所知。
根据美国教育部的数据,2018-2019年,在美国高校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毕业率为87%,高于美国本土学生平均水平。这一数据也存在着地区差异。例如,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留学生的毕业率为90%,而在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这一比例则降至78%。
造成毕业率差异的因素多种多样。地理位置、学校声誉、专业选择和经济状况等因素都可能产生影响。研究表明,距离家乡越近、学校排名越高的中国留学生毕业率越高。选择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以及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毕业的可能性也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毕业率并不是衡量中国留学生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许多留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回国发展,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留学经历本身也对学生带来了宝贵的知识、技能和跨文化经验,这些都将在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中国留学生的毕业率反映了他们的学术能力和适应能力。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毕业率与美国本土学生不相上下。毕业率的真相表明,中国留学生正在美国高校取得成功,并在为世界做出贡献。
2、中国在国外的留学生毕业率达到多少
近年来,中国留学人员的数量持续增长,而他们的毕业率也备受关注。
根据中国教育部发布的《2021年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20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42.85万人,毕业后在国外就业的人数为51.68万人,回国就业人数为57.59万人,毕业率约为80%。
.jpg)
这一毕业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较高的水平。例如,根据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的数据,2019-2020学年在美国高校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毕业率为79.6%,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的数据显示,2018-2019学年在英国高校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毕业率为82.2%。
中国留学生毕业率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
严谨的教育背景:中国留学生通常在国内接受了严谨的教育,拥有扎实的学术基础。
刻苦学习的精神:中国留学生普遍具有刻苦学习的精神,努力克服语言和文化差异,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
良好的心态: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往往心态积极,勇于面对挑战,积极融入当地文化和学习环境。
多元化的支持体系:中国政府、高校和留学生组织为在国外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包括奖学金、实习机会和心理辅导。
中国留学生毕业率高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中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留学生们自身的不懈努力。他们的成功为国家建设和国际交流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3、2020年中国留学生比例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留学人数略有下降,但总体稳定。
根据教育部数据,2020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80.95万人,其中自费出国留学人数为76.27万人。与前一年相比,总人数减少了2.2%,自费留学人数减少了3.4%。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总体留学人数减少,但非学历教育留学人数却呈现逆势增长。2020年,非学历教育留学人数为17.66万人,较前一年增长了1.6%。这表明疫情期间,中国学生对短期的语言学习、职业培训和文化交流等非学历教育的需求有所增加。
从留学目的地来看,美国仍是中国留学生的首选目的地,2020年赴美留学人数为31.73万人,占总出国留学人数的39.2%。其次是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和日本。
从学科领域来看,商科、工科和理科仍是中国留学生的热门选择。近年来人文社科、艺术和教育等领域的留学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总体而言,2020年中国留学呈现以下特点:
总体留学人数略有下降,但自费留学人数减少幅度更大。
非学历教育留学逆势增长。
美国仍是中国留学生的首选目的地。
商科、工科和理科仍是中国留学生的热门选择。
4、中国留学生毕业回国率
中国留学生毕业回国率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留学人员总数为66万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回国发展人数为38万人,回国率达到57.6%。
回国率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就业市场改善: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就业市场不断扩大,为留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国家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留学生回国就业和创业,包括提供税收优惠、住房补贴、科研资助等。
民族感情增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和综合国力增强,留学生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断增强,回国报效祖国成为其重要诉求。
社会文化环境改善: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吸引了更多留学生回国发展。
新冠疫情影响:新冠疫情导致国际交流受阻,也促使一些留学生选择回国完成学业或就业。
留学生回国后,凭借其海外教育经历和国际视野,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在科研、企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国家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合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