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化脂肪与脂肪胶(SVFgel)是两种常用的脂肪填充材料,它们在制备工艺、组织成分、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详细的对比分析:
1. 成分与制备工艺
纯化脂肪(传统脂肪移植)
成分:以成熟脂肪细胞为主,含少量油脂、血液和破碎细胞。
制备:通过离心或静置过滤去除部分水分、油脂和杂质,保留完整的脂肪细胞团。
特点:颗粒较大(直径约24mm),黏稠度高,需通过较粗针头注射。
脂肪胶(SVFgel, 纳米脂肪浓缩物)
成分:富含脂肪来源的干细胞(ADSCs)、血管基质成分(SVF)、细胞外基质(ECM)及生长因子,脂肪细胞含量极低。
制备:通过机械乳化或酶处理(如胶原酶)分解脂肪组织,再经高速离心或过滤获得高浓度凝胶状物质。
特点:质地细腻(直径约0.10.3mm),呈凝胶状,可通过细针(如27G30G)注射。
2. 临床效果对比
| 维度 | 纯化脂肪 | 脂肪胶 |
||||| 存活率 | 约3070%(依赖移植技术及血供) | 更高(6080%),因SVF促进血管化和再生 |
| 塑形能力 | 适合大体积填充(如乳房、臀部) | 适合精细部位(如泪沟、唇部、皱纹) |
| 细腻度 | 可能有结节感,需手法均匀分散 | 更平滑,适合浅层注射 |
| 恢复期 | 肿胀明显(12周) | 肿胀轻(35天) |
| 长期效果 | 部分吸收后需二次填充 | 吸收率低,效果更稳定 |
3. 安全性差异
| 风险因素 | 纯化脂肪 | 脂肪胶 |
||||
| 感染 | 风险较高(因含杂质) | 风险低(无菌处理更彻底) |
| 结节/钙化 | 较常见(脂肪坏死或分布不均) | 罕见(细腻质地减少聚集) |
| 血管栓塞 | 风险存在(颗粒可能压迫血管) | 风险极低(可通过细针精准注射) |
| 免疫反应 | 偶发(杂质引发炎症) | 几乎无排斥(高生物相容性) |
4. 适用场景选择
优先选择纯化脂肪:
需要较大体积填充(如丰胸、丰臀)。
预算有限(脂肪胶制备成本较高)。
优先选择脂肪胶:
面部精细塑形(如黑眼圈、鼻背纹)。
追求自然度与低恢复期(如艺人修复)。
需结合再生治疗(如瘢痕修复、皮肤年轻化)。
5. 注意事项
纯化脂肪:依赖医生技术,过度填充可能导致液化或硬结。
脂肪胶:需确保正规机构操作,避免非法酶处理(如胶原酶需符合医疗标准)。
脂肪胶在安全性、精细度和存活率上优于传统脂肪,但成本高且量少;纯化脂肪适合经济型大体积填充。患者应根据需求、预算及医生建议综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