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颚骨截骨和磨骨是两种常见的颌面轮廓整形手术,针对不同的骨骼问题,主要区别如下:
1. 手术方式与目的
下颚骨截骨(截骨术)
原理:通过截断、移除或重新定位部分下颌骨(如矢状劈开截骨术、下颌角截骨术),大幅改变骨骼结构。
适用问题:严重下颌前突(地包天)、后缩、不对称或下颌角过度外翻。
效果:调整骨骼整体位置或角度,改善咬合功能和面部比例。
磨骨(骨皮质切削术)
原理:用器械打磨下颌骨外层(骨皮质),减少骨骼厚度或修饰轮廓。
适用问题:轻度下颌角宽大、边缘不平整或局部骨骼突出。
效果:精细缩小骨骼体积,塑造柔和线条,但对骨骼整体结构改变有限。
2. 创伤与恢复
截骨:创伤较大(需内固定),恢复期长(1~3个月肿胀消退,完全稳定需半年以上),可能需住院。
磨骨:创伤较小(仅表面处理),恢复较快(2~4周基本消肿),通常门诊即可完成。

3. 风险差异
截骨风险:神经损伤(下牙槽神经)、出血、骨愈合不良或术后咬合问题。
磨骨风险:神经损伤概率较低,但过度打磨可能导致骨吸收或轮廓不自然。
4. 效果持久性
截骨:效果永久,骨骼位置改变不可逆。
磨骨:效果相对稳定,但骨骼可能因年龄增长或外力轻微变化。
如何选择?
需截骨的情况:骨骼发育异常、咬合功能障碍或需要大幅调整脸型。
需磨骨的情况:仅需微调轮廓(如修饰下颌角锐度或局部凸起)。
注意:两者可能联合使用(如截骨后磨平边缘)。务必选择有资质的颌面外科医生,通过CT和三维设计评估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