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庚子赔款的留学生回来多少人(庚子赔款留学生一共有几批 到什么时候停止了)

  • 作者: 王梓沐
  • 发布时间:2024-07-17


1、庚子赔款的留学生回来多少人

庚子赔款留学归国人数

1901年,清政府与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议定赔款白银4.5亿两。清政府为培养近代化人才,决定将赔款中1500万两用于向国外派遣留学生。

最早一批留学生于1905年赴美留学,此后几年间,共有286名学生公费赴欧美学习。这批留学生学习的专业涵盖了农学、医学、工学、法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留学生回国运动兴起。随着清政府的覆灭,留学生回国人数有所下降。至1919年,共约800名留学生学成归国。

这些归国留学生大多学有所成,成为当时中国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在教育、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其中尤为著名的有:

詹天佑:铁路工程师,设计和建造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蔡元培:教育家,北京大学首任校长,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

吴稚晖:政治家,中国国民党元老,曾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

胡适:文学家,史学家,中国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

2、庚子赔款留学生一共有几批 到什么时候停止了

庚子赔款留学生共分四批:

第一批(1909-1918年):

1909年,清政府选拔首批120名留学生赴欧美学习。

他们主要攻读自然科学、工程、农学和医学等领域。

第二批(1911-1929年):

辛亥革命后,清政府继续派遣留学生。

这批留学生人数较多,总数超过800人。

他们主要学习政治、经济、法律和教育等学科。

第三批(1929-1949年):

民国政府接手庚子赔款基金。

政府专门设立了留美预备学校,选拔成绩优异的学生赴美学习。

这批留学生人数超过1000人,主要学习理工科和社会科学。

第四批(1949-197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停止了庚子赔款留学生项目。

政府采用国家公费派遣和自费出国的形式资助留学生。

1979年,中国与美国建交,庚子赔款账户正式关闭。自此,庚子赔款留学生项目宣告结束。

3、庚子赔款的留学生名单是什么意思

庚子赔款留学生名单指的是清朝末年,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后,利用赔款中的一部分资金,选派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计划。

这一计划由清末大臣盛宣怀等人提出,旨在借鉴西方先进科技和思想,培养中国近代化建设的人才。从1909年至1929年,共有1200余名学生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留学,留学领域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农学、工科等多个方面。

庚子赔款留学生名单的意义重大,因为它开启了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序幕,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近代知识分子。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在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教育、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进步,为中国近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同时,这份名单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在民族危机和变革中的探索与挣扎。清政府试图通过留学的方式,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挽救岌岌可危的国家,体现了中国人民在近代化道路上不屈不挠的精神。

庚子赔款留学生名单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一页。这些留学生在海外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和文化,促进了中西方文明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庚子赔款的留学生名单中的名人

庚子赔款留学生名单汇聚了近代中国众多杰出人士,他们学成归国后,在中国各行各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中不乏声名赫赫的名人:

胡适: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新文化运动领袖,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梅贻琦: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之父"。

竺可桢: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浙江大学校长。

李四光: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叶企孙: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创始人。

钱钟书:著名作家、学者,著有长篇小说《围城》。

杨振宁: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政道: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些庚子赔款留学生精英荟萃,他们在学习期间刻苦钻研,学成归国后积极投身祖国建设,为中国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