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清朝出去留学多少人(清朝时期出国留学的学生名单)

  • 作者: 张可安
  • 发布时间:2024-07-18


1、清朝出去留学多少人

清朝时期,在闭关锁国的政策下,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极其稀少。

1872年,容闳作为首批留学生,前往美国留学。此后,清政府开始少量派遣留学生赴美,学习科技、军事等先进知识。

1898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开始大规模派遣留学生出国。据统计,从1902年到1911年,清政府共派遣了4777名留学生赴美、欧、日等国学习。

这些留学生主要来自各省学堂和京师大学堂。他们赴海外学习的专业领域广泛,包括工程、医学、自然科学、法政、经济等。

留学生们学成归国后,为清朝近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和思想,推动了清朝工业、教育、军事等方面的发展。

由于清朝自身政治动荡、经济落后等因素,留学生派遣规模有限。因此,清朝时期出国留学的人数与后世相比相对较少。

2、清朝时期出国留学的学生名单

在清朝 末期,随着与西方接触的加深,清政府逐渐意识到派遣学生出国留学的重要性。从1872年到1911年间,清政府先后派遣过四批学生出国留学,共计120人。

第一批:1872年,由容闳带队,派出30名学生前往美国留学,学习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

第二批:1875年,由刘铭传带队,派出40名学生前往欧洲留学,学习军事和外交。

第三批:1878年,由吴廷芳带队,派出20名学生前往美国留学,主要学习法律和外交。

第四批:1909年,由施肇基带队,派出30名学生前往美国留学,学习航空和工程。

出国留学生中有许多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人物,例如詹天佑、唐绍仪、梁启超等。他们的留学经历为清末新政和民国初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出国留学的学生名单如下:

第一批(1872年)

容闳

陈兰彬

黄宽

詹天佑

温秉忠

容兴

黄佐奎

欧阳庚

邝华荣

邝鸿荣

梁敦彦

何泰

容星桥

周寿昌

张德彝

林传铿

梁登甲

容兆熊

王珍

曾昭抡

容尚

陈长发

陈兰涛

冯兆基

容兆成

邝其照

容石谦

何昭荣

麦青芳

第二批(1875年)

刘铭传

唐景崧

蔡绍基

刘光远

杨桂琛

沈惟诚

张荫桓

陈士杰

谭家糖

陈家鼎

王智元

聂金桂

吴炳荣

严福畴

杨宗濂

朱锡恩

许景澄

吴传忠

徐应坤

刘光翰

龚心铭

王遇祁

黎兆根

钟志祥

谭锡 PUSTAKA

常致祥

伍启元

刘维忠

刘光德

张光昭

第三批(1878年)

吴廷芳

张荫桓

梁如浩

周玉山

黎兆根

伍兆丰

罗鸿生

章裕昆

陆中桂

卢秉章

汪定昌

潘仕成

胡惟德

张德彝

邵友濂

杨毓麟

梁启超

唐绍仪

林锡嘏

袁世凯

第四批(1909年)

施肇基

冯如

林务之

孙祥

屈锡圭

朱学文

曹济阳

程志远

施民

周文蔚

周孝怀

徐克强

杨勉

施德懋

朱伯祥

朱惠

赵世雄

赵世曾

严厚

王辉

王度

夏同龢

孙前

李国珍

袁振民

黄宝瑜

林积祥

魏大壮

张采田

3、清朝出国留学怎么出国的

清朝时期,中国出国留学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公费留学:

庚子赔款留学计划:1901年《辛丑条约》后,清政府用部分庚子赔款资助学生出国留学。

考察团出国考察:清政府派遣官员、学者组成考察团出国考察,其中部分成员后留国深造。

自费留学:

自费出国游学:清末一些富商、官员自费送子女出国留学。

勤工俭学:一些贫寒学生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出国留学,如在海外当餐馆服务生、洗衣工等。

私费出国留学:

出国公费留学失败后私费留美:部分公费留学的学生因故留学中断后,转为自费留学。

通过教会或其他机构资助:部分学生通过教会或其他机构的资助出国留学。

出国路线:

清末出国留学主要通过以下路线:

欧洲:主要经由香港、上海等港口乘船前往欧洲各国。

美国:主要经由香港、上海等港口乘船前往美国本土。

日本:直接乘船前往日本。

出国手续:

申请护照:需要向清政府外交部申请护照。

签证:需要向留学目的地国家驻华使领馆申请签证。

旅费:准备好足够的旅费。

4、清朝出国留学生都有谁

清朝出国留学生

清朝末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社会的剧变,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变革的必要性。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便是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1872年,清政府首次派遣3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这些留学生被称为“幼童留美”。他们在美国学习了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

1896年,清政府成立了京师同文馆,负责挑选和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同文馆选送的留学生主要前往欧美各国,学习军事、政治、经济、法律等专业。

著名的清朝出国留学生包括:

詹天佑:铁路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严复:翻译家、哲学家,翻译了《天演论》等西学著作,对中国近代思想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梁启超:思想家、政治家,领导维新变法,宣传改革思想。

徐世昌:政治家,曾担任北洋政府大总统。

蔡元培:教育家,创办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

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在各行各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文化,为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