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几岁去英国留学(徐志摩曾经在英国的什么大学求学)
- 作者: 陈希言
- 发布时间:2024-07-19
1、徐志摩几岁去英国留学
_1.jpg)
徐志摩于1922年8月启程前往英国留学,时年25岁。
徐志摩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后转入上海复旦大学。1920年,他与友人创办《晨报副刊》,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
1922年,在胡适等人的推荐下,徐志摩获得了英庚款留学奖学金,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在剑桥期间,他广泛涉猎英国文学和哲学,并与艾略特、庞德等现代主义诗人结交。
留学期间,徐志摩创作了大量诗歌和散文,包括著名的《再别康桥》和《翡冷翠的一夜》。这些作品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元素,体现了徐志摩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
1925年,徐志摩从剑桥大学毕业回国,开启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辉煌的一页。
2、徐志摩曾经在英国的什么大学求学
徐志摩曾经在英国的剑桥大学求学。
1922年,徐志摩怀着对西方文化和思想的渴求,前往英国留学。他先后在都柏林大学三一学院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但最终选择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深造。
在剑桥大学,徐志摩主修政治经济学,师从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同时,他还广泛涉猎哲学、文学和艺术等领域,结识了众多学界名流,包括叶芝、艾略特和罗素。
在剑桥求学的时光对徐志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系统地学习了西方思想,还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情感。在剑桥的氛围中,徐志摩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诗风,并创作了大量富有浪漫主义和自由主义精神的作品。
1925年,徐志摩完成学业,从剑桥大学毕业。回国后,他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成为中国现代诗坛的先驱之一。而他在剑桥求学的这段经历,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一生,为他的创作和思想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3、徐志摩去英国留学改名叫什么
徐志摩,现代诗人,于1922年赴英国留学。初到英国时,他使用自己的中文名字“志摩”,但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将自己的英文名改为了“Henry(亨利)”。
亨利这个名字取自于英国著名诗人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徐志摩非常钦佩朗费罗的诗歌,因此采用了这个名字作为自己的英文名。
使用亨利这个名字,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徐志摩融入英国社会。在剑桥大学期间,他结交了许多英国朋友,其中包括后来成为著名经济学家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徐志摩使用亨利这个英文名不仅是为了融入英国社会,也是为了表达他对西方文化的仰慕。他认为西方的文化和思想比中国的更为先进,因此希望通过使用一个西方名字来表示自己的认同。
虽然徐志摩在英国使用亨利这个英文名,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中国身份。在回国后,他仍然沿用“徐志摩”这个中文名字,继续创作诗歌和散文,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 значительный вклад。
4、徐志摩几岁去英国留学的
徐志摩19岁赴英国留学。
1918年,徐志摩结束了在上海震旦学院的学习,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在北大期间,他接触到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并积极投身其中。1921年,徐志摩因参加五四运动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决定出国留学,寻求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同年8月,徐志摩乘船前往英国。他在伦敦政经学院攻读政治经济学专业。期间,他还结识了英国诗人赫伯特·里德等文化名流。在英国的学习经历,极大地拓宽了徐志摩的知识面和思想视野,为他日后成为一名杰出的新诗人奠定了基础。
1925年,徐志摩学成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等高校。他在诗坛上积极倡导新诗,主张“诗乃生命之表现”,“现代中国新诗的起点”等思想。徐志摩的诗歌风格清新秀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为中国现代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
1931年,徐志摩不幸在飞机失事中遇难,时年34岁。他留下的诗作至今仍在传颂,被誉为“中国现代新诗的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