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巴金早年留学(巴金为什么去伦敦留学)

  • 作者: 郭芊澄
  • 发布时间:2024-07-20


1、巴金早年留学

巴金,原名李尧棠,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1927年,他怀着对文学的满腔热情,踏上了留学法国的旅程。

初到法国,巴金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他白天在巴黎政治学院学习政治经济学,晚上则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广泛涉猎文学作品,大量阅读雨果、罗曼·罗兰等名家的著作。法国的文学氛围深深吸引了巴金,他开始尝试用中文写作,发表了《灭亡》。

在法国留学期间,巴金还积极参与进步活动,结识了左翼作家罗曼·罗兰、亨利·巴比塞等。他们对巴金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他逐渐形成了进步的世界观和社会责任感。

留学法国的经历,对巴金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不仅掌握了法语,开阔了眼界,同时也吸收了西方文学思潮的精华。这段留学时光,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5年,巴金学成归国。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新文学运动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寒夜》《家》等。巴金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细腻的人物描写和优美的语言风格,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

2、巴金为什么去伦敦留学

巴金留学伦敦源于他投身文学事业的强烈愿望。

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巴金,原名李尧棠,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他渴望用文学唤醒民众,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当时的中国文坛以旧派文人为主,注重形式而忽略思想内容。巴金深感难以施展抱负。

1927年,巴金在朋友的资助下,前往法国巴黎留学。在巴途中,他遇到了英国作家埃德蒙·斯宾赛的诗集《仙后》。斯宾赛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深深吸引了巴金,让他萌生了学习英语的念头。

1928年,巴金从法国转道来到伦敦,进入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学习英语文学。在伦敦期间,巴金广泛阅读了莎士比亚、狄更斯、拜伦等英国文学大师的作品。他还结识了英国进步作家萧伯纳,深受其现实主义思想的影响。

在伦敦的留学经历,让巴金开阔了眼界,提升了文学素养。他不仅掌握了英语语言,还吸收了西方文学的精华。这一段留学经历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巴金早年留学美国了吗

巴金一生中从未留学美国。

巴金,原名李尧棠,出生于1904年,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早年曾在四川省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后于1923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文科。1928年,他参加北伐军,随军抵达南京,后任教于上海暨南大学。

在抗日战争期间,巴金辗转于上海、香港、桂林等地,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并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担任上海市副市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

巴金的文学作品以其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流暢的文筆著称,他一生获奖无数,享有崇高的文学地位。留学美国这一经历从未出现在巴金的生平之中。

4、巴金毕业于哪个大学

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他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以其小说《家》《春》《秋》等闻名。

巴金的学业生涯主要是在成都度过的。他在成都上过小学和中学,但并没有考上大学。他曾在成都中法大学肄业一年,但因学费昂贵,家庭无力承担,只得辍学。此后,他自学成才,广泛阅读中外文学作品,并开始写作。

1923年,巴金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先后在巴黎大学和蒙彼利埃大学学习。他在法国度过了五年的时光,完成学业后回国,继续从事写作。

所以,巴金并没有从任何大学正式毕业。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作家,他的文学成就主要源于他的勤奋和对文学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