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整形虽然属于“微创”医疗项目,但仍存在风险,因此选择专业、合规的医生至关重要。以下是选择微整形医生时需要关注的关键点:
1. 必须确认的硬性资质
《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
医生必须同时具备这两证,且执业范围应为“医疗美容”或相关临床科室(如整形外科、皮肤科等)。可通过卫健委官网查询资质真伪。
《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证》
部分国家(如中国)要求医生额外具备此证方可独立操作微整形项目(如注射、激光等),否则需在主诊医师指导下执业。
2. 专业背景与经验
学科背景:优先选择整形外科、皮肤科或五官科专业背景的医生,这些领域对面部解剖结构更熟悉。
专攻方向:确认医生擅长的细分领域(如注射填充、线雕、激光等),避免“全科型”但无专精的医生。
操作经验:要求医生提供案例对比图(注意是否为本人操作),询问每种项目的操作频次(例如每月注射多少例)。
3. 正规执业机构
医疗机构资质:医院或诊所需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核准科目包含“医疗美容”。
药品来源:确保使用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药品/器械(如玻尿酸、肉毒素品牌可官方查询),拒绝“三无”或走私产品。

4. 医生的审美与沟通
个性化方案:警惕直接推荐“套餐”或过度推销的医生,正规医生会结合你的骨相、肌肉走向设计方案。
风险告知:医生应主动说明可能的并发症(如栓塞、不对称等)及应急预案,而非一味承诺效果。
案例风格:通过医生过往案例判断其审美是否与你一致(如自然风or网红风)。
5. 其他避坑指南
拒绝“非医疗场所”:工作室、美容院、酒店等非法场所无医疗资质,操作风险极高。
警惕低价陷阱:远低于市场价的项目可能用假冒药品或新手医生练手。
分期付款慎选:部分机构联合贷款平台诱导消费,需理性评估需求。
如何进一步核实?
国家卫健委官网:查询医生执业信息(
药监局官网:核实药品/器械批号(
第三方平台评价:参考真实用户反馈,但需辨别水军。
:合规资质是底线,经验与审美是核心。微整形效果不仅取决于“做什么”,更取决于“谁来做”。务必面诊沟通后再做决定,勿轻信广告或熟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