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我国留学教育发展特点(1972-1978我国留学教育特点)
- 作者: 朱学屹
- 发布时间:2024-07-23
1、建国后我国留学教育发展特点
建国后,我国留学教育经历了以下发展特点:
政府主导:留学教育长期由国家统筹规划和管理,政府投入巨资培养高层次人才,并通过政策引导和资助推动留学发展。
分阶段发展:留学教育分为不同的阶段,初期以派遣公派留学生为主,80年代后逐渐开放自费留学,21世纪进入国际化留学时代。
领域广泛:留学涉及科技、经贸、人文社科等多个领域,旨在引进先进技术、培养各行业精英。
多层次协作:留学教育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紧密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留学回国效力。
回国效力:绝大多数留学人员在学成后回国工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成为国家发展的骨干力量。
国际化视野:留学教育培养了我国人才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开放与改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留学教育不断打破传统模式,探索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为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
质量提升:近年来,我国留学教育更加注重质量建设,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提升留学生的学术水平和职业竞争力。
2、1972-1978我国留学教育特点
1972-1978 年我国留学教育特点
1972-1978 年,我国留学教育进入新阶段,呈现以下特点:
恢复和发展
1972 年恢复留学生派遣后,我国留学教育迅速恢复和发展。截至 1978 年,已有近 5000 名留学生赴美、日、英、法等国深造。
.jpg)
注重专业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国家重点资助理工科、医学等急需专业的人才培养,派遣留学生赴国外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优先考虑出国进修
鼓励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中有实践经验的干部出国进修,更新知识和开拓视野。
留学时间短
由于国内人才需求迫切,留学生的留学时间一般较短,多为 1-3 年。
注重回国服务
国家要求留学生毕业后回国服务,立志于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强化管理和监督
教育部加强了留学教育的管理和监督,对留学生派遣、资金使用和回国分配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
.jpg)
政治审查严格
留学派遣实行政治审查和政审制度,确保留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忠诚度。
这期间,我国留学教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紧缺专业人才,促进了科技、教育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3、建国后我国留学教育发展特点有哪些
建国后我国留学教育呈现以下发展特点:
1. 政府主导,计划性强:留学派遣主要由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留学政策和计划反映国家发展需要和外交战略。
2. 留学目的明确:留学主要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重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3. 留学生来源广泛:留学人员来自各个行业和领域,包括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
4. 留学国家多元化:留学目的地遍布世界各地,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
5. 留学时间相对较长:留学周期通常为 2-4 年,甚至更长,以保证留学生获得深入的知识和技能。
6. 重视校际合作:我国与国外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留学生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
7. 回国服务制度:留学人员回国后,需要一定时间内到指定单位工作,以回馈国家对他们的培养。
8. 留学教育改革与创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留学教育不断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4、建国后我国留学教育发展特点是什么
建国后我国留学教育发展特点
建国后,我国留学教育发展经历了以下主要特点:
1. 需求导向,服务国家建设
留学教育始终以国家建设为目标导向,培养急需专业技术人才。早期主要派送学生赴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后来逐渐拓展至西方发达国家。
2. 计划管理,分层次培养
留学教育实行计划管理,按照国家人才需求分层次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留学比例逐年优化,重点培养拔尖人才。
3. 双向交流,促进国际合作
留学教育注重双向交流,既选派学生出国留学,也吸引外国学生来华学习。促进国际学术合作和文化交流,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4. 制度改革,规范管理
随着留学教育发展,我国不断完善留学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建立出国留学资助体系、加强留学安全管理、规范留学中介机构等,确保留学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5. 多元化发展,适应时代需求
留学教育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除传统留学方式外,还涌现出海外研修、联合办学等新模式。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留学需求,适应全球化发展需要。
6. 鼓励海归,发挥人才优势
我国鼓励海归人才回国服务,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建功立业。海归人才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