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学校一般存留多久(学校的个人档案都是自己拿着吗)
- 作者: 胡璟浩
- 发布时间:2024-07-29
1、个人档案学校一般存留多久
个人档案在学校一般存留期限为 30 年。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个人档案应由产生档案的单位妥善保管。对于学校来说,个人档案一般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学籍卡、成绩单、奖惩记录等材料。这些材料通常在毕业后由学校档案馆统一保管。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办厅函〔2013〕14 号)规定,高校应严格按照国家档案管理制度规定保管学生档案,妥善保存在校期间形成的各类学生档案,一般应保存 30 年。30 年后,高校档案馆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档案进行鉴定,对没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档案在学校存放的期限仅限于在校期间形成的材料。如果毕业后个人档案移交至人才市场或就业单位,则不再属于学校保管范围。因此,毕业生在离开学校后应及时了解档案的去向,并妥善保管自己的档案材料。
2、学校的个人档案都是自己拿着吗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学生个人档案的管理方式存在差异。部分学校采用集中管理模式,由学校统一保管学生档案,而另一些学校则采用个人持有模式,允许学生将档案带回。
采取集中管理模式的学校认为,集中保管有利于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学校档案室通常设有专人管理,并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和保管,确保档案的完整和准确。学校档案室还配备了完善的设备和设施,如防盗设施和温湿度控制系统,保障档案的安全。
而采用个人持有模式的学校则认为,学生持有自己的档案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个人信息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感。学生可以随时查阅自己的档案,及时发现和更正错误信息,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业和成长经历。个人持有模式也方便学生在升学、就业、出国留学等情况下使用自己的档案。
两种管理模式各有优缺点。集中管理模式可以确保档案的安全,但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档案的便捷使用。个人持有模式方便学生使用档案,但需要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责任。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档案管理模式,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学生个人档案的妥善保管和合理使用。
3、个人档案学校一般存留多久有效
个人档案学校一般存留多久有效
个人档案通常由用人单位或学校保管。一般情况下,毕业生个人档案在学校的保存期限与学制相关: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后30年
全日制专科、职业学院学历:毕业后20年
中专、职高、技工学校学历:毕业后15年
成人教育、自考、网络教育学历:毕业后10年
上述时间跨度自学生毕业之日起计算。
在这期间,个人档案中的信息将被妥善保管,由学校负责定期整理归档。毕业生若需要调取或查阅个人档案,可向原就读学校提出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毕业生在毕业后未及时办理人事代理或户口迁移,个人档案可能会被退回原籍地的人才服务中心或人事局保管。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需要到相应的部门办理档案转接或提取手续。
个人档案在学校的保存期限一般根据学制而定,且在毕业后会按照相关规定保留一段时间。毕业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了解个人档案的保管情况,妥善保管自己的档案信息。
4、个人档案学校一般存留多久?
个人档案学校一般存留期限:
在校期间:
在校期间,个人档案由学校档案室管理。
毕业后:
对于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后3个月内,个人档案转交至生源地人才市场。
对于非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后6个月内,个人档案转交至生源地人才市场。
如果毕业生已取得工作单位,档案可随工作单位转走。
例外情况:
如果毕业生暂未就业,可将档案交由生源地人才市场暂存。
对于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个人档案可暂存学校档案室,直至毕业生就业或出国深造。
超时未转交:
如果毕业生未按照规定及时转交个人档案,学校档案室将催促毕业生处理。
超时未转交档案,可能会影响毕业生就业、考研、公务员考试等。
注意:
不同学校可能会有不同的存留期限规定,请以学校发布的通知为准。
.jpg)
保留个人档案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也是保障个人权益的重要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