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派遣留学生的感受(第一次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是什么时候)
- 作者: 张颂沅
- 发布时间:2024-07-29
1、第一次派遣留学生的感受
踏上异国他乡,作为第一批派遣留学生,内心百感交集。
兴奋与不安交织,走在陌生的街道上,周围的一切都是如此新奇。初来乍到,语言不通,与当地人交流困难,仿佛置身于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但同时,留学的渴望和对知识的追求,让我充满探索的动力。
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不可避免。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思维方式,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原有的认知。起初,难免感到迷茫和格格不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并尝试融入当地文化。
学业上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科研资源,为我们开拓了更广阔的视野。但同时,陌生的知识体系和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也让我们倍感压力。来自导师和同学的鼓励与帮助,让我渐渐克服了重重困难,获得了不断成长的机会。
留学最大的收获,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眼界的开阔和思维的转变。通过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窗交流,我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学会了以更加包容和多元化的视角看待问题。
作为第一批派遣留学生,我们肩负着使命。我们将用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为中外交流做出贡献,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同时,我们也相信,留学经历将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帮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精彩。
2、第一次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是什么时候
自古以来,中国便有派人出国留学的传统。
最早有明确记录的派遣留学生,是在公元1世纪初,东汉时期。当时,汉明帝刘庄派遣蔡愔、秦景、王遵、刘宪等十八名学子,出使印度求取佛教经典。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官方派遣留学生出国。
他们远涉重洋,历经两年四个月,抵达印度西部的僧伽罗 royaume de Khotan。他们跟随印度高僧竺法兰,研习佛经。学成归国后,他们将佛教经典翻译成中文,极大地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随后的几百年里,派遣留学生的行动较少。直到唐代,唐太宗李世民鼓励出国留学,并设立鸿胪寺,负责管理留学生事务。唐玄宗时期,日本派遣遣唐使来华学习,著名的鉴真和尚也随遣唐使赴日传教。
.jpg)
宋代,设有专门的国子监,负责派遣和管理留学生。元代,蒙古政府也派人出国留学,学习天文、地理、医学等知识。明代,郑和下西洋,也带回了许多海外留学生。
.jpg)
清末民初,派遣留学生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1872年,清政府派遣了第一批留美幼童赴美留学。这些留学生回国后,成为中国近代化的骨干力量。民国时期,留学生人数进一步增加,他们学习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政治思想和文化,为中国的近代化和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