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智齿时切牙龈和磨骨是常见的操作步骤,具体原因和适用情况如下:
1. 切牙龈(牙龈切开)
原因:智齿(尤其是阻生齿)可能完全或部分被牙龈组织覆盖,无法直接夹持或拔出。切开牙龈的目的是暴露牙齿,提供手术操作空间。
适用情况:
智齿被牙龈完全包裹(如埋伏阻生齿)。
需要显露牙冠或牙根以便拔除。
2. 磨骨(去骨)
原因:阻生智齿(如水平、倾斜或低位阻生)可能被周围的牙槽骨阻挡,无法直接取出。磨除部分骨质是为了:
解除骨阻力,扩大牙齿脱位路径。
避免强行拔牙导致骨裂或邻牙损伤。
适用情况:
智齿被骨头包埋(如骨埋伏阻生)。
牙齿位置深或牙根弯曲,需减少周围骨阻力。
为什么不能直接拔?
阻生智齿常因空间不足或角度异常无法自然萌出,强行牵拉可能造成:
牙齿断裂(牙根残留)。
邻牙松动或损伤。
术后肿胀、感染风险增加。

术后影响
短期不适:切牙龈和磨骨后可能出现肿胀、疼痛,一般3~5天缓解。
恢复时间:比简单拔牙略长(约1~2周),需遵医嘱清洁创口。
风险提示:少数情况可能伤及神经(如下齿槽神经),但医生会通过术前拍片(如全景片、CT)评估规避风险。
这些操作是为了安全、完整地拔除复杂智齿,尤其是阻生或埋伏齿。医生会根据牙齿位置和难度选择合适方案,无需过度担心。术前影像检查和术后护理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