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江门留学生归国政策(江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最新政策)

  • 作者: 胡瑾瑜
  • 发布时间:2024-05-09


1、江门留学生归国政策

江门留学生归国政策

为吸引海外人才回乡建设,江门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归国留学生政策,鼓励他们报效家乡。

具体政策包括:

人才补贴:本科生归国后可获 10 万元一次性补贴,硕士研究生 20 万元,博士研究生 30 万元。

安家补贴:博士生归国后可获 200 万元安家补贴,硕士研究生 100 万元,本科生 50 万元。

购房补贴:博士生归国后可获 200 万元购房补贴,硕士研究生 100 万元,本科生 50 万元。

创业补贴:归国留学生创办企业可获 100 万元至 500 万元补贴。

子女教育补贴:归国留学生子女就读江门公办中小学可享学费全免。

江门市还为归国留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住房保障、医疗保险等配套服务。通过这些政策,江门市旨在吸引更多海外优秀人才回国,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政策仅适用于自政策出台后首次回国的留学生,且返国后必须在江门市工作满 3 年以上方可享受补贴。

2、江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最新政策

随着江门外来务工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子女入学问题也日益凸显。为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江门市出台了《江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学入学管理暂行办法》,旨在规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江门市接受义务教育。

根据新政策,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需在户籍所在地申请办理随迁证,并持随迁证到现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办理入学登记。登记材料包括随迁证、父母一方的居住证或社保证明、子女户口本、出生证明等。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实行划片就近入学原则,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划定的学区范围,统筹安排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如有特殊情况,可向学区教育行政部门申请择校入学。

值得注意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缴纳学费及住宿费。学费标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住宿费由学校按照成本价收取。符合条件的困难学生可按规定申请学费减免或缓缴。

江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最新政策的实施,有效保障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权,促进了社会公平与和谐。相关部门应加强政策宣传和落实监管,确保政策落地有声,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江门市享有与本地户籍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

3、江门留学生归国政策最新消息

江门留学生归国政策最新消息

根据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最新发布的政策,为进一步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江门市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留学生的扶持政策。

重点扶持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制造

新材料

新能源

扶持措施:

1. 生活补贴:

博士学位:每月最高 5000 元,最长 24 个月

硕士学位:每月最高 3000 元,最长 12 个月

2. 项目资助:

创新创业项目:最高 50 万元

人才引进项目:最高 100 万元

3. 落户保障:

优先落户江门市

协助解决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问题

4. 住房保障:

提供人才公寓或租房补贴

优先购买人才房

5. 税收优惠:

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可享受相关税收减免

申请条件:

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

毕业于世界排名前 100 的高校

在重点扶持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研究成果

有意愿回国发展

有意向的留学生可登录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或联系市人才服务中心(0750-)咨询具体详情。

4、江门市外来务工小孩上学条件

江门市外来务工小孩上学条件不容乐观

江门市作为广东省经济发达城市之一,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却日益突出。

根据2023年江门市教育局的统计数据,全市共有外来务工子女约30万人,其中小学阶段约15万人,初中阶段约8万人,高中阶段约7万人。但是,全市公办中小学学位有限,外来务工子女入学率仅为60%左右。

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入学资格审查严格。部分公办学校对非户籍学生入学资格审查严格,要求提供父母务工证明、暂住证等材料,部分家庭难以满足这些要求。二是学费高昂。外来务工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需要缴纳学费和杂费,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三是学校分布不均。公办学校主要集中在市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郊区就学需要长途跋涉。

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难不仅影响孩子的受教育权,也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部分失学的外来务工子女可能流入社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同时,教育不平等也加剧了社会阶层分化。

为了解决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江门市政府正在采取一些措施,包括增加公办学位供给、降低学费、均衡学校分布等。这些措施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

江门市外来务工小孩上学条件不容乐观,多种因素导致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难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保障外来务工子女的受教育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