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入户深圳条件(留学生深圳入户条件2021新规定官网)
- 作者: 王颜汐
- 发布时间:2024-08-02
1、出国留学入户深圳条件
出国留学入户深圳条件
基本条件:
拥有国外认可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在国外工作并缴纳社保满3年
年龄45周岁以下(含)
无犯罪记录
学历要求:
国外本科毕业:需提供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历学位证书
国外硕士及以上学历:需提供经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历学位证书,且符合深圳市人才引进目录中对应的学历和学位要求
工作要求:
在国外工作需满3年,且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
提供雇主出具的工作证明,并经相关机构认证
提供缴纳社保满3年的相关证明
其他要求:
具有与深圳市产业发展方向相匹配的专业技能和行业背景
获得国家或省市级以上人才称号或荣誉
在国内外知名企业或科研机构担任过中高层管理职务
发表过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或拥有发明专利
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英语或其他小语种)
办理流程:
1. 准备相关材料,包括学历学位证书、工作证明、缴纳社保证明等
2. 向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交申请
3. 接受资格审查和面试
4. 获得批准后办理入户手续
注意事项:
申请材料需真实有效,提供虚假材料将取消申请资格
办理时间根据申请人数而定,一般需要数月
入户深圳后需尽快办理暂住证和居住证
入户后的社会保障福利与深圳户籍居民相同
2、留学生深圳入户条件2021新规定官网
留学生深圳入户条件2021新规定官网
根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和留学回国人员在深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文件,2021年深圳留学生入户条件如下:
一、基本条件
拥有国外承认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
在境外高校连续就读满180天
未办理过深圳市户口
二、入户方式
应届毕业生入户:在毕业前6个月内提出申请,且满足如下条件之一:
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0的高校
获得国外硕士及以上学位
非应届毕业生入户:满足如下条件:
毕业于世界排名前300的高校
获得国外博士学位
在国内外知名企业或机构工作满2年以上
三、入户所需材料
护照、签证或出入境证件
国外学历学位证书和认证书
国外学习经历证明
海外工作经历证明(非应届毕业生入户需提供)
四、办理流程
登录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进行网上预约
携带所需材料到预约地点办理
审核通过后,即可办理入户手续
五、其他政策
留学生入户深圳后,可享受深圳市户籍居民同等待遇,包括社保、医疗、教育等。
对于符合条件的留学生,深圳市还提供安家补贴、租房补贴等优惠政策。
欢迎有志青年来深圳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3、留学深圳落户条件2020年新规
2020年深圳落户新规专门针对留学人员作出优化调整,旨在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落户深圳。
条件简化:
取消在深缴纳社保时间门槛,即不再要求留学人员在深缴纳社保一定年限。
放宽部分海外学历认证条件,允许由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海外本科、硕士、博士学历直接落户深圳。
人才引进类:
留学人员取得深圳市认定的高层次人才认定,可直接落户深圳。
留学人员在深圳市创新创业大赛或科技评选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可直接落户深圳。
留学人员在深圳重点产业领域任中高级管理职务或专业技术职务,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可直接落户深圳。
其他条件:
留学人员需持有中国国籍或外国永居身份。
留学人员需取得国外所学专业学位或同等学历。
留学人员需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专业技能。
新规进一步降低了留学人员落户深圳的门槛,吸引更多优秀海外人才来深发展,为深圳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4、出国留学入户深圳条件是什么
出国留学入户深圳条件
出国留学人员入户深圳需满足以下条件:
基本条件:
具有中国国籍
拥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具有同等以上水平的专业技术职称
留学期间取得国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学历、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
留学期间无违法犯罪记录
_1.jpg)
入户细则:
A类人才:
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证书或国外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
在海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担任副教授及以上高级职称
在海外著名企业或机构担任中层管理及以上职务
B类人才:
国外知名高校硕士学位及以上学历
.jpg)
在海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
在海外重点企业或机构担任中层管理及以上职务
C类人才:
国内全日制本科学历及以上学历
在海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攻读硕士及以上学历(在读)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在站)
在海外重点企业或机构担任初级管理及以上职务
申请流程:
登录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下载并填写《深圳市出国留学人员入户申请表》。
准备相关材料,包括护照、原学历学位证书、海外学历学位证书、成绩单、职称证书、工作经历证明等。
提交申请,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后,发放入户批准函。
凭入户批准函到深圳市公安局办理入户手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最新信息请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