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下巴(颏部填充或隆颏术)的适应证主要针对改善颏部(下巴)形态或功能缺陷,以下为常见的适应证:
1. 先天性或发育性颏部缺陷
小颏畸形(下巴短小):下巴后缩或长度不足,导致面部比例失调(如下巴与鼻尖、唇部不协调)。
颏后缩(下巴后缩):侧面观下颌轮廓线不清晰,可能伴随嘴凸或“鸟嘴”外观。
颏过短或过平:正面观下巴缺乏立体感,影响下面部轮廓。
2. 面部比例失衡
下面部过短:符合“三庭五眼”美学标准中,下庭(鼻底至下巴)明显短于上庭、中庭。
下颌线模糊:因下巴短小导致颈部线条不清晰,双下巴明显。
3. 年龄相关改变
下巴软组织萎缩:因衰老导致颏部脂肪流失,下巴变短或轮廓松弛。
4. 咬合或功能问题(需谨慎评估)
轻度下颌发育不足:部分情况下垫下巴可改善因颏部后缩导致的外观问题,但严重咬合异常(如地包天、天包地)需正颌手术联合治疗。
5. 外伤或术后畸形
颏部外伤或手术后的形态缺陷:如骨折愈合不良或肿瘤切除后的轮廓修复。
6. 美学需求
追求更立体的面部轮廓:希望增强下巴突度或塑造“尖翘”下巴,改善侧颜线条。
禁忌证(需排除)
严重咬合畸形:需优先正畸或正颌治疗。
局部感染或皮肤疾病:如活动性痤疮、疱疹等。
心理预期过高:对效果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全身性疾病:如凝血功能障碍、未控制的糖尿病等。

常见方法
假体植入(硅胶、膨体等)。
注射填充(玻尿酸、自体脂肪)。
颏成形术(截骨前移,适用于骨性缺陷)。
建议由专业整形外科医生评估面部骨骼、咬合及软组织情况,选择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