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留学生选调(贵州省2021年选调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简章)
- 作者: 杨舒念
- 发布时间:2024-08-04
1、贵州留学生选调
贵州留学生选调,筑梦多彩贵州
为促进贵州发展,吸引海外人才回乡建功立业,贵州省面向全球留学生开展选调生工作。近年来,贵州持续优化选调政策,提供广阔发展平台,吸引大批留学精英回国服务。
留学生选调生,既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贵州与世界交流合作的桥梁。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经验,为贵州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留学生选调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制定了完善的政策措施,为选调生提供全方位支持。选调生到岗后,将安排到省直机关、市州、县(市、区)等单位,担任重要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国际视野。
近年来,贵州已选调了数百名留学生回乡工作,他们中既有来自世界知名高校的博士、硕士,也有在海外企业和机构工作多年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投身贵州经济社会建设,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留学生选调生,是贵州未来发展的希望之星。他们在贵州这片沃土上施展才华,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谱写贵州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2、贵州省2021年选调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简章
贵州省2021年选调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简章
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根据《贵州省选调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实施办法》(黔组发〔2019〕3号),经省委组织部研究,现面向全国高校公开选调优秀毕业生到贵州省基层工作。
一、选调对象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身体健康;一般应具有2年(含)以上基层工作经历,2021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尚未就业的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或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未就业大学生士兵。
二、选调条件
1.2021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含)以上学历;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博士研究生(含)以上学历。
2.应届高校毕业生年龄一般不超过27周岁(1994年2月26日以后出生);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或退役大学生士兵一般不超过30周岁(1991年2月26日以后出生)。
3.具有招录地区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资格或技能。
4.符合《贵州省选调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实施办法》的其他有关要求。
三、报名时间、方式和要求
1.报名时间:2021年3月1日-3月15日。
2.报名方式:网上报名,考生登录贵州人才网(报名。
3.报名要求:考生在“网上报名”模块进行简历投递。考生可根据系统提示投递多个职位,但只能选择一个最终意向职位。
四、选拔程序
综合报名信息、笔试面试成绩和考核测评结果,择优确定选调人员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报省委组织部审批。
五、组织实施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贵州省选调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实施办法》的要求,认真抓好本地区、本部门选调高校优秀毕业生的组织实施工作,确保选调工作的平稳有序进行。
贵州省委组织部
2021年2月26日
3、贵州2022年选调1000名优秀毕业生公告
贵州2022年选调1000名优秀毕业生公告
为加强贵州省领导人才队伍建设,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面向全国选调10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选调对象
全日制2022年应届毕业且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的中国公民,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27周岁(1995年7月1日以后出生)。
二、选调范围
_1.jpg)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符合条件的毕业生。
三、选调职位
贵州省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乡镇(街道)党政正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党政机关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等职位。
四、报考程序
(一)网上报名: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可于2022年3月1日9时至15日17时登录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方网站(进行报名。
(二)资格审查:各高校统一组织资格审查,审核通过后生成报名登记表。
(三)报考确认:已通过资格审查的毕业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到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报到确认,携带相关证件材料。
五、选拔方式
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拔。笔试时间为2022年3月26日,面试时间为2022年4月。
六、待遇保障
选调生享有公务员相应待遇,提供安家费、生活补贴、购房补贴等优厚福利。
符合条件的优秀毕业生欢迎积极报名,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4、贵州选调生2021公告高校
贵州选调生2021年公告高校
根据贵州省委组织部印发的《2021年贵州省选调生招录公告》,2021年贵州选调生招录高校包括以下60所高校:
1. 清华大学
2. 北京大学
3. 中国科技大学
4. 中国人民大学
5. 复旦大学
6. 浙江大学
7. 南京大学
8. 上海交通大学
9.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 西安交通大学
11. 山东大学
12.吉林大学
13.中山大学
14.华中科技大学
15.同济大学
1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7.北京师范大学
18.四川大学
19.武汉大学
20.天津大学
21.湖南大学
22.重庆大学
23.东南大学
24.华南理工大学
25.电子科技大学
26.昆明理工大学
27.中南大学
28.西北工业大学
29.厦门大学
30.中山大学
31.大连理工大学
32.东北大学
33.南开大学
34.华东师范大学
3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7.哈尔滨工程大学
38.兰州大学
39.中国地质大学
40.北京理工大学
41.上海财经大学
42.中央财经大学
4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45.东北师范大学
46.青岛大学
47.中国石油大学
48.中国药科大学
49.湖南师范大学
50.贵州大学
51.西南大学
.jpg)
52.重庆医科大学
53.昆明医科大学
54.贵州财经大学
55.贵州师范大学
56.贵州中医药大学
57.贵州民族大学
58.贵州工业大学
59.安顺学院
60.铜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