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留学英国改名什么(徐志摩曾经在英国的什么大学求学)
- 作者: 胡南禹
- 发布时间:2024-05-09
1、徐志摩留学英国改名什么
在徐志摩抵达英国之前,他为自己取了一个英文名字,而这个名字将陪伴他度过在英国的留学时光。
他最初选择了“Frank Szeen”,但后来改为了更朗朗上口的“Shih-mo Hsun”。这个名字的灵感来自于他的中文名“志摩”的拼音,发音与“Shih-mo”相似。而“Hsun”则是“徐”的粤语读音。
改名为“Shih-mo Hsun”不仅是为了方便英国人称呼,也体现了徐志摩对新生活和新身份的期待。他希望摆脱过去的束缚,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开启在英国的留学之旅。
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徐志摩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他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与英国同学和教授建立了友谊。而他的英文名“Shih-mo Hsun”也成为了他在异国他乡的代名词,象征着他在英国的成长和蜕变。
留学期间,徐志摩结识了英国诗人罗素、爱尔兰诗人叶芝等文学巨匠,并受到他们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呈现出更加现代和浪漫的色彩。而“Shih-mo Hsun”这个名字也见证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在英国所取得的成就。
回国后,徐志摩继续使用英文名“Shih-mo Hsun”。在他的著作中,他经常以这个名字署名,向人们展示他在英国留学的经历和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Shih-mo Hsun”这个名字成为了徐志摩留学英国的独特印记,不仅见证了他个人的成长和蜕变,也体现了他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2、徐志摩曾经在英国的什么大学求学?
徐志摩于1921年赴英国留学,就读于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该学院是伦敦大学著名的学院之一,成立于1895年,以其卓越的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而闻名。
徐志摩在政治经济学院学习期间,专注于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研究。他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各种讲座和研讨会,接触到了当时最前沿的学术思想。在学院的学术氛围的熏陶下,徐志摩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开阔和提升。
.jpg)
除了学习之外,徐志摩还积极参加学院的社团活动。他加入了中国留学生会,并参与了留学生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徐志摩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深了对中国和世界局势的了解。
在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求学期间,徐志摩的文学创作也得到了发展。他发表了多篇具有影响力的文章和诗歌,在海内外引起关注。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他对社会问题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也体现了其对语言和文学的独特见解。
徐志摩在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的经历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从学院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和灵感,为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和社会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徐志摩英国留学时改名叫什么
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期间,曾化名“云中鹤”。
.jpg)
当时,徐志摩因故被父亲勒令停止留学,但他不忍中断学业,遂决定自谋生路。为了便于融入当地社会,他选择化名“云中鹤”,寓意高洁飘逸,脱俗不羁。
徐志摩使用“云中鹤”这个名字,不仅避免了因原名而引发的身份暴露,也寄托了他对自由、理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在英国留学期间,“云中鹤”成为他文学创作和社交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他以“云中鹤”为笔名发表了多篇散文、诗歌和戏剧作品,在当地文坛崭露头角。同时,“云中鹤”也成为了他与英国文学家和文化名人交往的桥梁,为他提供了接触西方文化思想和结识国际友人难得的机会。
后来,徐志摩因父亲的资助恢复留学,才逐渐使用回原名。不过,“云中鹤”这一化名始终是徐志摩留学生涯的一个独特印记,承载着他的文学梦想和海外漂泊的记忆。
4、徐志摩英国留学时导师是谁
徐志摩英国留学期间的导师是陆侃如。
陆侃如(1877-1940),字季心,浙江嘉兴人,清华学堂留美学监。1909年赴美留学,主修政治经济,获博士学位。1911年回国后,担任清华学堂教务长等职。1919年,徐志摩赴英国留学,就读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陆侃如时任清华驻英学生事务监督,指导徐志摩的学业和生活。
在陆侃如的指导下,徐志摩潜心攻读文学。他广泛涉猎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文学流派,并开始创作新诗。陆侃如对其文学才华给予了高度的肯定,鼓励他继续创作。
陆侃如作为徐志摩的良师益友,不仅传授知识,还对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陆侃如的民主思想和自由精神在徐志摩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促进了他成为一位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追求理想的现代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