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不给保留档案违法吗(学校把毕业生档案给学生 违法吗)
- 作者: 陈辛娅
- 发布时间:2024-08-05
1、学校不给保留档案违法吗
学校保留档案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学校无权擅自决定不予保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条规定,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形式的文件材料。
.jpg)
《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制度,负责收集、整理、保管学生学籍档案。
因此,学校有义务按照有关规定为学生建立和保留学籍档案。如果学校未经学生本人同意擅自决定不予保留档案,则违反了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
学生学籍档案是证明其学习经历、学业水平和品德表现的重要凭证,对于升学、就业、考研等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无权剥夺学生获得和保留学籍档案的权利。
如果学校不给保留档案,学生可以依法维权。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诉,也可以向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或司法机关举报或起诉。
2、学校把毕业生档案给学生 违法吗
将毕业生档案交由学生保管的合法性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和适用。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档案属国家所有,由各级国家档案馆及其他依法设有档案机构的单位统一保管和管理。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生毕业离校后,由学校将毕业生档案转递至学生本人选择的存档单位或学校指定的存档机构。
合法性分析
根据上述法律法规,学校直接将毕业生档案交由学生保管是不符合规定的。原因如下:
档案属国家所有:档案是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所有,学校无权擅自将其交由个人保管。
管理混乱风险:毕业生档案中包含个人隐私信息,一旦学生将档案交由他人保管或遗失,容易造成个人隐私泄露或档案损毁。
不利于档案利用:毕业生档案是个人成长和就业的重要凭证,将其交由学生保管不利于后续使用和利用。
合法途径
根据规定,学生毕业离校后,有三种合法途径处理档案:
选择存档单位:学生可自行选择存档单位,如工作单位、户口所在地的人才市场或人事局等。
委托学校代为保管:学生可委托学校代为保管档案,待学生找到工作单位后,再由学校将档案转递。
交由学校指定的存档机构:学校可指定专门的存档机构,如档案托管中心或档案馆,统一保管毕业生档案。
因此,学校将毕业生档案直接交由学生保管的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且存在管理混乱、隐私泄露和档案利用不当的风险。学生应通过合法途径处理档案,保障个人权益和档案的完整性。
3、学校把档案发到个人手里违法吗
学校将档案发到个人手里是否违法,取决于具体情况:
合法的情况:
毕业证和学位证领取时:学校通常会将毕业证、学位证和档案一起交给毕业生,这是合法的。
档案调动时:个人需通过正规渠道调动档案,学校会将档案转递至指定地点。
申请入党或提干时:学校会根据组织要求,将档案转递至相关部门。
违法的情况:
大量发放档案:学校不得将大量档案直接发到个人手里,避免档案泄露和遗失。
未经本人同意发放:学校必须在征得个人同意后才能发放档案。未经本人同意擅自发放,属于违法行为。
发放虚假或伪造档案:学校不得发放虚假或伪造的档案,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五条规定,档案材料不得擅自对外提供或者公开。
《户口登记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公民将其户口迁移至居住地后,户口簿由本人保管。
《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个人档案应由档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个人不得擅自持有。
因此,学校发放档案必须符合相关法规规定,否则可能涉嫌违法。个人应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和保管档案,避免因不当保存造成档案遗失或泄露。
4、不交学费学校不给档案违法吗
不交学费学校不给档案是否违法,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一些专家认为,学校不提供档案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该法律规定学生有权获得教育记录。他们认为,档案是学生教育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无权扣留。
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学校有权保留学生的档案,直到他们支付了所有未偿还的费用。他们认为,学校是一家企业,需要收取费用来运营。如果学校不收取未偿还的费用,它们将无法支付员工工资或支付账单。
这个问题最终将由法院解决。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一项裁决,裁定学校不能以学生未交学费为由拒绝发放档案。该裁决仅针对特定案件,尚未创建全国先例。
因此,这个问题的法律答案尚不确定。学校通常愿意与学生合作,找出一种既满足学校又满足学生需求的解决方案。例如,学校可能会同意分期付款计划,或者他们可能会为学生提供免息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