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鲁迅去留学带土了吗(鲁迅去日本留学就读的学校是什么)

  • 作者: 朱星睿
  • 发布时间:2024-08-08


1、鲁迅去留学带土了吗

鲁迅留学日本时,没有明确记载他是否带了故乡的泥土。

关于此事,有以下说法:

未带土说:据鲁迅的日记记载,他并未提及带土。而且,当时赴日留学者通常轻装上阵,携带物品有限。

带土说:民间流传着鲁迅带了一小包故乡的泥土,以示对故乡的眷恋。但缺乏可靠的史料佐证。

值得注意的是,带不带土并不影响鲁迅对故乡的感情。他在《朝花夕拾》中曾写道:“我家门前有两棵枣树,一棵是祖父亲手栽的,另一棵是父亲亲手栽的。”从中可见,鲁迅深深眷恋着他生长的土地和亲人。

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积极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他并非沉迷于乡愁,而是立志学习先进知识和思想,为祖国的振兴而努力。

因此,鲁迅留学日本是否带了故乡的泥土,并不能作为衡量其爱国之心的依据。其对故乡的深情和救国之志,早已铭刻在历史之中。

2、鲁迅去日本留学就读的学校是什么

鲁迅于1904年8月赴日本留学,最初入读的是弘文学院。弘文学院是一所私立语言学校,以教授日语为目的,旨在为外国人来日本学习和工作提供语言基础。

在弘文学院学习了半年日语后,鲁迅于1905年3月转入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就读于该校的医学院。鲁迅选择学习医学,是因为当时中国正处于落后衰败的时期,他希望通过学习医学技术,为国家和民众做出贡献。

在东京帝国大学,鲁迅攻读了六年医学,于1911年获得医科学士学位。毕业后,他曾在仙台医专解剖教室从事过一段时间的医学研究。鲁迅逐渐发现,医学并不能实现他救国济民的抱负,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以启迪民智,唤醒民众。

由此可见,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就读的两所学校是:弘文学院和东京帝国大学。

3、鲁迅去日本留学经历了哪几件事

鲁迅赴日留学期间,经历了以下重要事件:

结识革命志士:

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就读期间,结识了中国革命先驱章炳麟、陶成章等。他们的革命思想和爱国热情深深影响了鲁迅。

接触新思想:

鲁迅大量阅读日本和西方的进步书籍,吸收了马克思主义、进化论等新思想。这些思想开阔了他的视野,激发了他的反封建、反帝国主义意识。

参与反清活动:

鲁迅积极参与中国留学生的反清革命运动,担任《浙江潮》主编,发表了大量抨击清政府的文章。他还在东京参加了以推翻清朝为目标的中国同盟会。

创办文学社团:

1908年,鲁迅与周作人等创办了文学社团“南社”,为当时中国文坛注入了一股新风。他们提倡白话文,创作了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日关系恶化:

1914年,日本向德国宣战,并占领中国青岛。中日关系急剧恶化。鲁迅对日本的侵略行为深感愤慨,并发表《论战》等文章,揭露日本的野心。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这些经历,塑造了他坚定的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立场,为他日后成为革命作家和思想家奠定了基础。

4、鲁迅去日本留学前在哪读书

鲁迅去日本留学前在中国绍兴就读。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幼年在家塾学习传统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

1898年,鲁迅进入绍兴府城内中西学堂附设的矿务学堂念书。这是一所新式学堂,旨在培养矿业人才,教授近代科学知识。在矿务学堂,鲁迅接触到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思想,逐渐萌发出向西方寻求救国的愿望。

1899年,鲁迅毕业于矿务学堂,并获得公费留学日本的名额。同年9月,他离开绍兴,前往日本仙台医学院学习。

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不仅精进医术,更广泛涉猎西方文学和社会科学著作,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他逐渐认识到,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在于文化落后和社会制度腐朽,因此决定弃医从文,用笔杆子唤醒国民,拯救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