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公费留学(2020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招生简章)
- 作者: 郭初温
- 发布时间:2024-08-11
1、北京师范大学公费留学
北京师范大学公费留学是该校为培养高层次人才而开展的一项重要计划,旨在选拔优秀学生赴海外高校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全额资助其学费、生活费和往返机票等费用。
该计划秉承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符合条件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开放。报名者需经过严格的选拔流程,包括笔试、面试和外语水平测试等环节。入选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需回国服务,为国家和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与众多海外知名高校合作,提供丰富的留学目的地和专业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在教育、心理学、历史、数学、物理等领域深造。
公费留学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国际化教育机会,拓宽了其学术视野,培养了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通过与世界一流学者交流合作,学生能够掌握前沿的学术成果,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
同时,公费留学也为国家和学校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回国后,这些留学生成为教育科研、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等领域的骨干力量,为祖国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2、2020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招生简章
2020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招生简章
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水平高,拥有良好的国际声誉。为进一步培养国际人才,北师大面向全球招收留学生,现将2020年招生简章公布如下:
一、招生对象
具有外国国籍,已获得国外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者,年龄在18至30周岁之间。
二、招生专业
中文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英语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统计学、音乐与舞蹈、美术学、体育教育。
三、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2020年3月15日
四、报名方式
在线报名:登录北师大留学生招生信息网(进行在线报名。
邮寄报名:填写《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入学申请表》,并邮寄至以下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西三环北路19号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处
邮编:100875
五、招生流程
1. 提交申请材料
2. 参加在线笔试和面试
3. 审核申请材料和面试结果
4. 发放录取通知书
六、学费及生活费
学费:本科生每学年45000元人民币,硕士研究生每学年50000元人民币,博士研究生每学年60000元人民币。
生活费:根据北京市消费水平,住宿费约为1800-3600元人民币/月,伙食费约为2000-3000元人民币/月,交通费约为200-500元人民币/月。
七、其他事项
1. 申请者应提供真实有效的申请材料,如有虚假信息,北师大有权取消其申请或录取资格。
2. 北师大将在收到申请材料后一个月之内对申请者进行审核,审核通过者将收到笔试和面试通知。
3. 录取结果将于2020年6月底公布,被录取者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入学手续。
4. 未尽事宜,请咨询北师大国际交流处。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处
联系电话:010-
电子邮箱:
网站:
3、北京师范大学公费留学有哪些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公费留学是北师大为优秀学生提供的深造机会,旨在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公费留学涵盖多个专业领域,主要包括:
基础学科: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教育学:
教育学理论
教育管理
课程与教学论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jpg)
艺术学:
音乐学
美术学
哲学:
哲学
经济学:
经济学理论
金融学
法学:
法学理论
民商法学
管理学:
企业管理
公共管理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体育科学:
体育教育学
_1.jpg)
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领域的学生可以申请公费留学。公费留学的具体专业需以北京师范大学当年公布的选派范围为准。
4、北京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校区
北京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校区,坐落在风景秀美的玉泉山下,是专门培养公费师范生的教育基地。
校区占地面积广阔,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和运动场等设施。教学楼内设有多个专业教室,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宿舍楼宽敞明亮,环境舒适,为学生提供了温馨的居所。图书馆藏书丰富,环境安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运动场设备齐全,为学生提供了健身休闲的空间。
校区师资力量雄厚,汇聚了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和教授。教学理念先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同时,校区还与多所中小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机会。
公费师范生校区实行全封闭管理,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勤奋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公费师范生校区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教师,他们扎根基层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