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国外留学回国考研上海交通大学难吗(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研究生招生简章2021)

  • 作者: 郭瑶吉
  • 发布时间:2024-08-12


1、国外留学回国考研上海交通大学难吗

对于国外留学回国考研上海交通大学,难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 专业背景:

相关专业背景对考研非常重要,尤其是硕士阶段的专业背景。若国外留学专业与报考上海交大专业高度匹配,则复习难度相对较小。

2. 考试内容:

上海交大考研主要考察数学、英语、专业课等科目。由于部分科目与国外教学内容差异较大,留学回国考生可能需要额外复习国内考试内容。

3. 试题难度:

上海交大的考研试题难度较高,尤其是专业课考查内容广泛、难度大。考生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并熟练运用专业术语。

4. 竞争激烈程度:

上海交大是国内顶尖高校,报考人数众多,竞争十分激烈。国外留学回国考生面临着国内外双重竞争压力,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备考。

5. 语言能力:

专业课考卷多为中文,因此英语水平过关只是基本要求。留学回国考生需注意中文专业术语的掌握,以确保能够理解试题并准确作答。

国外留学回国考研上海交通大学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应试技巧和强烈的备考意志。建议考生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制定科学的备考计划,提升复习效率。

2、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研究生招生简章2021

上海交通大学2021年留学生研究生招生简章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也是世界领先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学校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世界一流的教育和研究机会。学校拥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为学生创造了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申请条件

拥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

学术成绩优异,本科平均成绩达到80分以上或GPA 3.0以上。

英语水平良好,雅思成绩达到6.5分以上或托福成绩达到90分以上。

符合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专业目录中所列专业要求。

申请材料

护照复印件

学位证书和成绩单(中英文版本)

英语水平证明

两封推荐信

研究计划书

个人简历

获奖证明和其他证明材料(如有)

申请程序

在线填写申请表并提交申请材料。

支付申请费。

接受面试(如有必要)。

等待录取通知书。

奖学金

上海交通大学向留学生提供多种奖学金,包括学费全免、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

入学时间

秋季入学:9月

春季入学:3月

联系方式

有关研究生招生事宜,请联系:

国际学生招生办公室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邮编:200240

电话:+86-21-

传真:+86-21-

电子邮件:

3、上海交通大学外国留学生招生简章2019

欢迎报考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外国留学生!

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坐落于中国经济中心上海。学校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声誉,在全球排名中名列前茅。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且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

申请方式:在线申请

申请材料:

高中成绩单

语言能力证明(如雅思、托福等)

个人陈述

推荐信

其他证明材料(如作品集、奖状等)

申请截止日期:2019年5月15日

专业设置:

文科专业:哲学、经济学、法律、历史学、中文等

理科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等

工科专业: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工程、材料科学等

医科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等

奖学金:

上海市政府奖学金

上海交通大学奖学金

联系方式:

电话:021-

电子邮件:

网址: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通过以上方式联系我们。

4、国外留学回国考研上海交通大学难吗知乎

国外留学回国考研上海交通大学难吗?

对于国外留学回国考研上海交通大学的同学来说,难易程度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竞争激烈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国内顶尖高校,考研竞争非常激烈。每年报考该校的考生众多,录取比例较低。对于国外留学回国人员而言,由于不具备国内应届毕业生的保研资格,只能通过统考进入,因此竞争压力更大。

专业背景要求高

上海交通大学对于研究生招生专业背景要求较高。对于国外留学回国的同学,需要仔细对比自己所修课程与目标专业课程设置的契合度。如果专业背景差异较大,可能会影响笔试和面试的成绩。

英语水平要求

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英语水平要求较高。无论是统考还是复试,英语成绩都占有较大的分值。对于国外留学回国的同学来说,英语水平可能相对较好,但仍需注意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巩固,提高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复试难度大

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复试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复试难度较大,考察范围广泛,包括专业基础、综合能力、英语水平等方面。对于国外留学回国的同学,需要提前了解复试流程和内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国外留学回国考研上海交通大学难度较大。同学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专业背景的匹配、英语水平的提高以及复试内容的针对性复习。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升自己的考研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