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留学生回国政策最新(常州留学生回国政策最新规定)
- 作者: 胡嘉倪
- 发布时间:2024-08-16
1、常州留学生回国政策最新
常州留学生回国政策最新
人才引进政策
常州市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旨在吸引留学生回国就业创业。符合条件的留学生可享受以下优惠:
安家费补贴:一次性发放不低于 50 万元安家费。
住房补贴:提供免租金或低租金住房,补贴期限最高 3 年。
创业补贴:提供最高 200 万元的创业补贴。
税收优惠:享受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
子女教育:子女入学可优先安排入读优质学校。
就业服务
常州设立了留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为留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培训、推荐等服务。
就业信息发布:定期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帮助留学生了解就业市场。
职业规划指导: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帮助留学生制定职业发展计划。
专场招聘会:定期举办留学生专场招聘会,连接企业和留学生。
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孵化基地,为留学生提供创业支持。
申请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的留学生可申请上述优惠政策:
在境外取得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
在国内外知名企业或机构工作经验 3 年以上。
年龄一般不超过 45 周岁。
符合常州市产业发展需要。
申请流程
有兴趣的留学生可通过常州人才网或留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官网进行网上申请。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历学位证书、工作经验证明等。申请通过后,可到当地人才服务中心办理落户和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2、常州留学生回国政策最新规定
常州留学生回国政策最新规定
为进一步吸引和服务留学生人才,常州市出台了最新留学生回国政策规定,具体如下:
一、回国创业支持
提供创业场地、资金支持、技术咨询等服务
建立留学生创业园或孵化器
开展创业大赛和评选表彰活动
二、就业支持
建立留学人员就业服务平台
举办专场招聘会和培训活动
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咨询
为高层次留学人才提供人才补贴
三、生活服务保障
提供住房保障、交通便利、医疗保健等生活服务
建立留学生公寓、国际社区和文化交流平台
开展留学人员子女教育、文化交流等活动
四、出入境便利
实施居留许可和工作许可便利化措施
为留学生子女办理常住户口的绿色通道
五、其他支持措施
建立留学生联谊会和社交平台
组织开展留学生文化活动和学术交流
提供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
这些政策旨在吸引更多优秀留学生回国发展,为常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留学生回国后,可享受相应的政策优惠和支持服务,为其在常州就业、创业和生活提供便利。
3、常州留学生回国政策最新消息
常州留学生回国政策最新消息
根据常州市政府最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通知》,针对留学生回国就业创业,常州出台了多项支持措施:
一、就业补贴:
1. 博士学位获得者:30万元/人
2. 硕士学位获得者:15万元/人
3. 本科学位获得者:5万元/人
二、创业扶持:
1. 留学生创办企业或加入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最高100万元的创业资助。
2. 留学生在常州创业可免费使用创业孵化基地,并享受减免孵化费等优惠。
三、人才引进:
1. 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可通过人才引进计划获得落户常州、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
2. 鼓励留学人才在常州高校和科研机构任职,享受相应的津贴和待遇。
四、安居保障:
1. 留学人才在常州购房最高可享受200万元的购房补贴。
2. 可申请人才公寓或享受租赁补贴。
五、服务优化:
1. 建立留学人才服务专员制度,为留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政策咨询和服务。
2. 开通留学生回国服务绿色通道,简化就业创业手续。
六、其他支持:
1. 留学期间的成绩、专利、发表论文等成果可作为回国就业创业的加分项。
.jpg)
2. 鼓励留学生与常州企业合作,参与科技成果转化。
以上政策的实施旨在吸引和留住高层次留学人才,为常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留学生回国后可登录常州人才网(或拨打留学生服务热线(0519-)了解详情。
4、常州归国留学人员有什么政策
常州针对归国留学人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吸引和支持其返乡发展。
政策内容:
创业扶持:对拥有国外名校学历或工作经验的留学人员,提供创业贴息贷款、创业场所补贴、创业指导等扶持措施。
就业安置:为归国留学人员搭建就业平台,与重点企业合作,提供就业推荐、职业指导等服务。
高层次人才引进:针对具有博士学位或海外高层次研究机构工作经验的留学人员,提供高额引进补贴、安家费补助等优惠政策。
人才住房:为归国留学人员提供人才公寓、购房补贴等住房保障措施。
子女教育:为归国留学人员子女提供优先入学、就读国际学校等教育支持。
医疗保障:对归国留学人员提供免费医疗体检、购买社会医疗保险等健康保障。
社会保障:帮助归国留学人员解决社会保障衔接问题,享受与常住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待遇。
申请条件:
持有国外正规高校的学历学位证明
具有相关工作经验或科研成果
意向在常州工作或创业
符合上述条件的归国留学人员可通过常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进行政策申请。政策具体内容和申请方式请以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