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出国留学的费用(鲁迅留学期间发生了几件事)
- 作者: 王绾柚
- 发布时间:2024-08-17
1、鲁迅出国留学的费用
鲁迅于1902年留学日本,费用主要来自家族资助和变卖家产。
家族资助
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是位举人,家中有一定积蓄。他持续资助鲁迅的留学费用,每月寄去约25银元。
变卖家产
为了筹措留学资金,鲁迅一家变卖了部分家产,包括祖传房屋和土地。这使得鲁迅获得了约500银元的收入。
其他收入
鲁迅还通过一些兼职工作补贴留学费用,例如翻译和写作。他为《浙江潮》杂志翻译小说,每千字报酬为2.5银元。
费用明细
据鲁迅本人的记录,他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每月开支约为40银元,其中:
房租:10银元
伙食:15银元
学费:8银元
书费:5银元
其他雜費:2银元
总计:约4800银元
鲁迅在日本留学的时间为6年。根据上述费用计算,他的留学总费用约为4800银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体现了鲁迅家族对他的教育重视。
2、鲁迅留学期间发生了几件事
鲁迅留学日本期间发生了以下几件大事:
结识导师藤野严九郎
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鲁迅结识了其导师藤野严九郎。藤野教授的严谨治学和人性关怀对鲁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他日后成为一名伟大作家的基础。
弃医从文
目睹了甲午战争后国人的麻木不仁和落后,鲁迅深感医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病症。他在1906年发表了《狂人日记》,正式宣告弃医从文,投身于文学创作。
参与革命活动
鲁迅积极参与了革命活动,加入了同盟会。他创作了大量反清文章,如《摩罗诗力说》和《坟》,呼吁国人觉醒,提倡民主革命思想。
回国任教
1912年辛亥革命后,鲁迅回国任教,先后在北京、上海和厦门等地执教。期间,他继续创作小说、杂文和散文,抨击社会丑恶现象,唤醒国人的思想。
鲁迅留学期间的经历对他的一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塑造了他的思想性格,为其日后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巨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鲁迅先生出国留学的故事
鲁迅先生出洋前,深感国内医学界落后,故决定赴日留学,进修西学。1902年春天,鲁迅先生告别故乡绍兴,登上远赴日本的邮轮,开启了其海外求学之旅。
初到日本,鲁迅先生被异国文化深深震撼。他遍访东京知名学府,最终选择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就读。在校期间,他勤奋刻苦,学习解剖、病理、细菌学等医学知识。随着学习的深入,鲁迅先生对近代中国社会弊端的认识日益加深。他痛感光靠医学救国远远不够,决心弃医从文,投身于文化启蒙的事业中。
1906年春,鲁迅先生毅然退学,返回东京,与周作人等志同道合者创办了《新青年》杂志。他撰写大量批判现实社会、提倡新文学的文章,用犀利的笔锋唤醒国民的觉醒。鲁迅先生的杂文和小说影响深远,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奠基石。
鲁迅先生出国留学期间的经历,让他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促使他做出弃医从文的重大抉择。他用手中的笔,为中国社会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为中国的文化启蒙和现代化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鲁迅出国留学是什么原因
鲁迅于1902年出国留学,主要原因如下:
.jpg)
一、旧式教育不满
鲁迅对清末的科举教育体系和八股文深感不满,认为它们僵化落后,无法满足现代社会需求。他渴望接受更开阔、更科学的教育。
.jpg)
二、救国理想
鲁迅受戊戌变法失败的影响,认识到国家衰败的根源在于国民的麻木和愚昧。他认为只有出国学习先进知识,才能救国于危亡。
三、社会腐败触动
清末社会腐败、吏治黑暗,鲁迅目睹了人民的苦难和国家的衰落,深受触动。他希望通过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为国家寻求新的出路。
四、寻求科学技术
鲁迅意识到科学技术是国家强盛的关键。他希望出国学习医学,掌握西方先进的医疗技术,以改善中国落后的医疗状况。
五、开阔眼界扩大视野
鲁迅希望通过出国留学,开阔眼界,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和思想。他渴望吸取国外先进经验,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借鉴。
鲁迅出国留学是忧国忧民的救国理想、对旧式教育的不满、对社会腐败的触动、对科学技术的追求以及开阔眼界扩大视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