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脂术后出现破皮(皮肤破损)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以下是常见原因及简要分析:
1. 手术操作因素
机械损伤:抽脂过程中,吸脂针反复摩擦或操作力度过大可能导致表皮层受损,尤其是皮肤较薄的部位(如大腿内侧)。
过度抽吸:在同一区域过度抽吸可能破坏皮下血管网和皮肤血供,导致局部皮肤缺血、坏死,继而破溃。
技术不熟练:医生经验不足(如层次过浅、动作粗暴)易损伤真皮层。
2. 皮肤条件与个体因素
皮肤脆弱:患者皮肤弹性差(如老年人、长期吸烟者)、术后皮肤收缩能力不足,易因张力增加而裂开。
局部血供受损:术中破坏皮下血管或术后包扎过紧,导致皮肤缺血性坏死。
瘢痕体质:可能增加愈合不良风险。
3. 术后护理不当
加压包扎问题:压力不均或过度压迫可能摩擦皮肤或阻碍血液循环。
感染:未保持伤口清洁或过早沾水,引发感染导致皮肤溃烂。
过早活动:剧烈运动或频繁摩擦术区(如穿紧身衣)可能撕裂脆弱皮肤。

4. 其他并发症继发
血清肿或血肿:积液压迫皮肤或继发感染可能引发破溃。
脂肪液化坏死:局部脂肪坏死可能形成溃疡。
如何处理?
轻度破皮:保持清洁干燥,外用抗生素药膏(如百多邦),避免摩擦。
深度破损或感染:需就医清创,可能需敷料覆盖或负压治疗。
排查原因:医生需评估是否需修复手术或调整术后护理方案。
预防建议
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术前评估皮肤状态。
术后严格遵循护理指导,避免剧烈活动。
穿着宽松衣物,定期复诊观察愈合情况。
若破皮伴随红肿、渗液、发热等症状,提示感染可能,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