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留学生补助政策(2020山东留学生回国优惠政策)
- 作者: 李皙宁
- 发布时间:2024-08-21
1、山东留学生补助政策
山东省为支持出国留学,鼓励学子深造,实施了一系列留学生补助政策。
1. 出国留学补助
对出国攻读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山东籍学生,提供每人1万元的留学补助,用于资助学费、生活费和来往国际旅费。
2. 来华留学生奖学金
对来山东高校就读的国际学生,提供奖学金资助。本科生每人每年6万元,硕士生每人每年7万元,博士生每人每年9万元。
3. 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回国后到山东高校从事科研工作的留学人员,提供科研启动基金资助。资助金额为每人每年10万元,资助期为3年。
4. 留学人员住房补贴
.jpg)
对回国工作并符合条件的留学人员,提供住房补贴。补贴标准根据留学人员的学历、职称、回国工作时间等因素确定。
5. 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补贴
对引进的高层次海外人才,提供一次性生活补贴。补贴金额根据人才的专业、学位、经历等因素确定。
以上补助政策旨在减轻留学生的经济压力,鼓励学子出国深造,提升山东省的国际人才队伍建设。
2、2020山东留学生回国优惠政策
2020山东留学生回国优惠政策
为吸引更多留学生回国就业创业,山东省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旨在为留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生活等方面的便利和支持。
就业优惠
就业见习补贴:留学生回国后,在山东省企业见习满三个月并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享受每月3000元补贴,共计三个月。
就业服务:为留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指导、岗位推荐和就业培训等服务。
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留学生可通过山东省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享受优先录用、简化招聘手续等优惠。
创业优惠
创业补贴:对在山东省内创办企业的留学生,提供最高20万元的创业补贴。
创业指导:提供免费的创业咨询、培训、路演等服务。
孵化基地支持:为留学生提供低成本孵化基地,提供办公空间、技术支持、导师指导等资源。
生活优惠
住房补贴:对在济南、青岛等重点城市工作或创业的留学生,提供住房补贴或租房补贴。
子女教育:帮助留学生子女解决入学、就学等问题。
医疗保障:为留学生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险,保障其健康。
其他优惠
购车补贴:留学生回国后,在山东省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可享受购车补贴。
社会保障:留学生可享受与中国公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税收优惠:留学生回国后,可享受个人所得税减免等税收优惠。
以上优惠政策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山东省欢迎广大留学生回国,为山东省的发展贡献力量。
3、山东留学生补贴政策2020
山东留学生补贴政策2020
为鼓励山东省优秀学生出国留学,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鼓励赴日留学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鲁财办发〔2020〕12号)。
对象范围:
在山东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学生,自愿赴日本留学深造。
补贴金额:
资助标准分为全额资助和部分资助两类。全额资助每人资助不超过15万元,部分资助每人资助不超过5万元。
申请条件:
1. 政治思想素质好,品行端正。
2. 学习成绩优良,身体健康。
3. 拟赴日本留学的大学为日本政府认定大学或日本文部科学省指定大学。
4. 符合《山东省普通高校学生出国(境)留学资助管理暂行办法》的其他申请条件。
申请流程:
1. 学生自行登录“山东省留学资助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请。
2. 学校根据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推荐符合条件的候选人。
3. 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确定最终资助人选。
发放方式:
资助资金分两批发放。第一批在学生出国前发放50%,第二批在学生到日本留学后三个月内发放50%。
_1.jpg)
监督管理:
接受资助的学生应严格按照资助协议约定使用资助资金,及时报送留学情况和学习成绩。山东省教育厅将对资助对象进行定期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反资助协议的行为。
本政策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3年8月31日。
4、山东对留学生有什么政策
山东省为吸引和服务国际留学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奖学金资助
设立山东省政府奖学金、山东省教育厅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资助优秀留学生。
建立国际学生奖学金库,为留学生提供经济援助。
学费减免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学生,可申请学费减免或缓交。
部分高校对成绩优异的留学生提供学费减免政策。
实习就业支持
鼓励留学生在山东省实习或就业,提供实习岗位和就业信息。
简化留学生在山东省工作许可的办理程序。
医疗保障
为留学生提供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其健康。
高校成立留学生医疗服务中心,为留学生提供医疗咨询和服务。
其他优惠政策
允许部分高校招收国际学生研究生。
鼓励留学生在山东省设立孔子学院或汉语教学中心。
简化留学生签证办理程序,提供签证续签便利。
为留学生提供住宿、交通、社交活动等方面的支持服务。
山东省政府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国际留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留学生来山东省学习和交流,促进国际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