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20年代留学苏联东方大学(20世纪初留学日本的有哪些人)

  • 作者: 王梨珂
  • 发布时间:2024-09-02


1、20年代留学苏联东方大学

2、20世纪初留学日本的有哪些人

20世纪初,随着日本明治维新后的现代化进程加速,不少中国青年怀着学习先进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渴望赴日留学。其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

梁启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于1903年赴日留学,创办了影响深远的《新民丛报》,介绍西方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启蒙。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巨匠,于1902年赴日留学,在仙台医专学习解剖学,其后投身文学创作,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蔡元培,著名教育家,于1901年赴日留学,学习教育和哲学,回国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学术自由和思想解放。周恩来,新中国总理,于1917年赴日留学,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并积极参与中国学生运动。

还有李大钊、赵世炎、陈独秀等革命家和共产党创始人,也都曾赴日留学。他们吸取日本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日本留学经历对这些中国青年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并形成了进步的思想观念。他们回国后成为社会各领域的精英和领袖,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学员名单

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学员名单(截至2023年4月):

国际政治系:

王明远

李华

张伟

国际经济系:

陈丽

孙凯

刘晨

国际关系系:

赵文

周强

李鹏

历史系:

张宏

杨帆

王涛

语言文化系:

李艳

张丽

刘洋

法学系:

李伟

王志强

张宇

经济系:

李勇

王军

张明

中文系:

张雨晨

李悦

王玉洁

注:此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名单可能有所变动。

4、莫斯科东方大学现在还有吗

莫斯科东方大学(MGU)于1941年成立,专门培养东方国家的外交官、学者和其他专业人士。2019年,该大学并入俄罗斯外交部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MGIMO)。

并入后,莫斯科东方大学的学术课程和研究项目被整合到MGIMO的框架内。MGIMO的东方学系现提供广泛的东方研究领域课程,包括语言(阿拉伯语、波斯语、中文、日语等)、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

因此,虽然莫斯科东方大学作为独立实体已不复存在,但其学术遗产和教学传统仍在MGIMO的东方学系中得以延续。学生们可以继续在莫斯科学习东方研究,并获得国际公认的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