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官派留学生是啥时期(19世纪70年代,首批官派留学生被召回国)
- 作者: 杨桉闻
- 发布时间:2024-09-03
1、首次官派留学生是啥时期
首批官派留学生诞生于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
1872年,清政府成立了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被任命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向清政府提出,选派聪慧的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为清政府培养精通西方技术和知识的人才。清政府采纳了赫德的建议,决定派遣3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
1873年7月,第一批30名幼童从上海启程,前往美国。这批幼童年龄在11岁到16岁之间,他们被安置在麻省的麻省技术学院和康涅狄格州的耶鲁大学学习。幼童们在美国学习了五年,学习的内容包括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
回国后,这些幼童被分配到海关、外交、工业、交通等部门工作。他们为清政府的近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詹天佑参与主持了京张铁路的修建,成为中国铁路之父;容闳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广方言馆,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出国的经历,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生出国的历史。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中国政府和民间不断选派学生出国留学,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才为中国近代化建设、科学技术发展、文化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19世纪70年代,首批官派留学生被召回国
19世纪70年代,首批官派留学生学成归国,怀揣着满腔报国热情。
赴美留学的容闳、陈兰彬、郭嵩焘等人在美国学习期间接触到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社会思想。他们不辱使命,学有所成。
1872年4月,首批15名留学生抵达上海。他们受到了朝野的热烈欢迎。清政府任命他们为翰林院庶吉士,委以重任。
这些归国留学生担任了政府要职,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容闳参与筹建了上海江南制造局,陈兰彬创办了天津工业学堂,郭嵩焘出任驻英公使,建立起中英之间的外交关系。
.jpg)
留学生的归国,对晚清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带来先进的思想和知识,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他们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批重要人物,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是在什么时候
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诞生于1872年,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历史的篇章。
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李鸿章在总理衙门的支持下,奏请朝廷选派幼童赴美国留学。经过层层选拔,最终30名10至15岁的幼童踏上了这趟改变命运的旅程,成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
这批幼童在美学习生活15年,接受了先进的西式教育,为中国带回了西方的科技、文化和思想。他们回国后,大部分成为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在教育、工业、军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詹天佑成为中国铁路工程的先驱,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冯如研制出中国第一架飞机;容闳参与创办了耶鲁大学中国留学生学院。
清政府选派官派留学生的初衷是富国强兵,但无形中也促进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和思想解放。第一批官派留学生的使命和贡献,为中国近代化道路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印记。
4、近代中国派出的第一批官派留学生
_1.jpg)
在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国战败于日本,甲午战争的惨痛教训使清政府认识到改革洋务运动的迫切性。为了培养新式人才,清政府在次年派遣了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出国留学。
这批留学生共120人,分两批赴美。第一批60人于6月18日启程,赴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工科,刘襄为领队。第二批60人于8月17日启程,赴耶鲁大学学习政治、法律和经济等文科,唐国安为领队。
留学生们带着重振中华的使命出国,勤奋刻苦地学习。他们攻读的专业范围广泛,涵盖了工程、物理、化学、政治、法律、经济、矿冶、军事航海、医科等领域。
在美国的留学期间,留学生们不仅获得了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还接触到了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拓宽了视野,培养了批判精神和爱国情怀。
归国后,这些留学生成为中国近代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参与修铁路、办矿山、兴工业,为中国的近代化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他们还积极传播西方先进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第一批官派留学生的派遣,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史的新篇章。他们肩负着民族的希望,满怀着爱国的热情,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人才,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