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留学生容闳读音(容闳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 作者: 刘坏夕
  • 发布时间:2024-09-03


1、留学生容闳读音

容闳,生于1828年,被誉为“中国留美第一人”。他的名字读音为:róng hóng。

容闳的“容”字读作 róng,一声。该字意指包容、容纳。

“闳”字读作 hóng,一声。该字本义为广大、宽广,引申为博大、精深。

因此,容闳读音为 róng hóng,具体字音解释如下:

róng:读作一声,音同“荣”。

hóng:读作一声,音同“宏”。

容闳的名字寄托了他父母希望他宽宏大度、学识渊博的期望。容闳不负众望,赴美留学成为中国第一位留学生,为中美交流和中国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2、容闳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容闳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因其在促进中国近代留学事业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

19世纪中叶,中国积贫积弱,亟需人才振兴。容闳深感留学取才的重要性,于是积极倡导派遣学生出国学习西方先进知识和技术。1872年,他向清政府提出“留美幼童计划”,获准后,组织第一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

容闳亲自负责留学事务,为幼童们选择学校、安排食宿,并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他在美国积极建立人脉,与耶鲁大学等名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幼童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在容闳的努力下,幼童们学业有成,回国后成为中国近代科技、教育、外交等领域的骨干力量。

容闳的留学生之父称号,不仅是因为他组织了第一批留美幼童,更重要的是他开创了中国留学史的新篇章。他启发了后人对留学的重视,推动了中国近代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如今,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赴海外留学,他们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容闳的留学生之父之称,永载史册,激励着后人不断开拓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容闳为什么发起幼童留学海外运动

容闳发起幼童留学海外运动的缘由:

1、学习西方技术强国:

容闳认为,中国的落后根源在于科技和思想的落后。他希望通过派遣幼童赴美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从而培养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

2、培养国际视野和外交人才:

容闳意识到,中国必须融入世界,才能获得发展。他希望通过幼童留学,让学生们接触不同文化,培养国际视野,为中国培养优秀的外交人才。

3、打破传统教育桎梏:

当时中国的传统教育以八股文和四书五经为主,容闳认为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他希望通过幼童留学,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为中国引进新的教育理念。

4、筹措美国退还华工赔偿金:

美国曾招募了大量华工修筑铁路,但支付的工资却极低。容闳希望利用美国退还的华工赔偿金,资助派遣幼童留学。

5、实现“四条铁轨”计划:

容闳提出“四条铁轨”计划,即修建从中国到欧洲、中国到太平洋、中国到印度以及中国到美国的四条铁路。他认为,幼童留学将为这些重大工程培养出合格人才。

容闳发起幼童留学海外运动是出于对中国未来发展、国际融入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刻考量。他希望通过这一运动,培养出新一代的中国人才,实现中国的强大和进步。

4、海外留学第一人容闳怎么读

容闳,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海外留学第一人”,他的名字正确读音为“yónghóng”。

1847年,容闳怀揣着改变国家的梦想,成为第一个赴美国留学的中国人。他先后就读于耶鲁大学和布朗大学,学习历史、法律和经济。

在美国期间,容闳积极参与反清活动,并撰写了《西学东渐记》一书,向国人介绍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制度。学成归国后,他历任清政府总理衙门章京、出使美国大臣等职,为中国近代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容闳的一生波澜壮阔,他以其开拓进取的精神,为中国打开了通往西方世界的窗口,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名字——容闳,也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闪耀的名字,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和追求。